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阴阳别论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㾓;其传为索泽,其传为㿗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相关图片

黄帝内经 阴阳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