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問曰:餘聞方士,或以腦髓爲髒,或以腸胃爲髒,或以爲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腑。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爲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帝曰:氣口何以獨爲五臟主?
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爲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上(原文脫字,據《太素》補)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