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五氣所病:心爲噫。肺爲咳。肝爲語。脾爲吞。腎爲欠、爲嚏。胃爲氣逆、爲噦、爲恐。大腸、小腸爲泄。下焦溢爲水。膀胱不利爲癃,不約爲遺溺。膽爲怒。是謂五病。
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併者也。
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溼,腎惡燥。是謂五惡。
五臟化液:心爲汗,肺爲涕,肝爲淚,脾爲涎,腎爲唾。是謂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
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
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爲巔疾,搏陰則爲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
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