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
岐伯對曰:腎移寒於肝(《太素》、《甲乙經》作脾),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肝移寒於心,狂,隔中。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於腎,爲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脾移熱於肝,則爲驚衄。肝移熱於心,則死。心移熱於肺,傳爲鬲消。肺移熱於腎,傳爲柔痓。腎移熱於脾,傳爲虛,腸澼,死不可治。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爲口糜。小腸移熱於大腸,爲虙瘕,爲沉。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爲衄蔑、瞑目。
故得之氣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