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問於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臟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
岐伯曰:請言其次也。
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爲井木;溜於魚際,魚際者,手魚也,爲滎;注於太淵,太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爲俞;行於經渠,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爲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爲合,手太陰經也。
心出於中衝,中衝,手中指之端也,爲井木;流於勞宮,勞宮,掌中中指本節之內間也,爲滎;注於大陵,大陵,掌後兩骨之間方下者也,爲俞;行於間使,間使之道,兩筋之間,三寸之中也,有過則至,無過則止,爲經;入於曲澤,曲澤,肘內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爲合,手少陰(經)也。
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爲井木;溜於行間,行間,足大趾間也,爲滎;注於太沖,太沖,行間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爲俞;行於中封,中封,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爲經;入於曲泉,曲泉,輔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爲合,足厥陰(經)也。
脾出於隱白,隱白者,足大趾之端內側也,爲井木;溜於大都,大都,本節之後,下陷者之中也,爲滎;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爲俞;行於商丘,商丘,內踝之下,陷者之中也,爲經;入於陰之陵泉,陰之陵泉,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爲合,足太陰(經)也。
腎出於涌泉,涌泉者,足心也,爲井木;溜於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爲滎;注於太溪,太溪,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者也,爲俞;行於復溜,復溜,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爲經;入於陰谷,陰谷,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爲合,足少陰經也。
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趾之端也,爲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爲滎;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爲俞;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爲原;行於崑崙,崑崙,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爲經;入於委中,委中,膕中央,爲合,委而取之,足太陽(經)也。
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爲井金;溜於俠溪,俠溪,足小趾次趾之間也,爲滎;注於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爲俞;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爲原;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爲經;入於陽之陵泉,陽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爲合,伸而得之,足少陽(經)也。
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趾內次趾之端也,爲井金;溜於內庭,內庭,次趾外間也,爲滎;注於陷谷,陷谷者,上中趾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爲俞;過於衝陽,衝陽,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爲原,搖足而得之;行於解溪,解溪,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爲經;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裏也,爲合;復下三裏三寸爲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爲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經)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於關衝,關衝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爲井金;溜於液門,液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爲滎;注於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爲俞;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爲原;行於支溝,支溝,上腕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爲經;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爲合,屈肘而得之。三焦下腧,在於足大趾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陰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腨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瀉之。
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爲井金;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爲滎;注於後溪,後溪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爲俞;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爲原;行於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爲經;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爲合,手太陽經也。
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爲井金;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爲滎;注於本節之後三間,爲俞;過於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間,爲原;行於陽溪,陽溪,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爲經;入於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爲合,手陽明(經)也。
是謂五臟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脈),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窗;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七次脈,頸(別本作項)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呿。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
足陽明,俠喉之動脈也,其俞在膺中。手陽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頰一寸。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出耳後,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陽俠項大筋之中,髮際。
陰尺動脈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導的同音通假字)之腑(別本作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別本作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腑(別本作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別本作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別本作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臓。三焦者,中瀆之腑(別本作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俞、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餘如春法。冬取諸井、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臓之所宜。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