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根結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陰陽不調,何補何瀉?發於秋冬,陽氣少而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溼雨下歸,陰陽相移,何瀉何補?奇邪離(罹的通假字)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合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鹹絕。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太陽爲開,陽明爲合,少陽爲樞,故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陽,視有餘不足。瀆者,皮肉宛膲而弱也。合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繇而不安於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骨繇者,節緩而不收也。所謂骨繇者,搖故也。當竊其本也。


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涌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太陰爲開,厥陰爲闔,少陰爲樞。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陰,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闔折,即氣絕(別本作弛)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陰,視有餘不足。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不足,經文此二字爲衍文)。


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醫部全錄》認爲是天衝之誤)、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衝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小海,入於天窗、支正也。少陽根於關衝,溜於陽池,注於支溝,入於天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溪,入於扶突、偏歷也。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髒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髒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髒無氣。十動一代者,四髒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爲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大小、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餘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岐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出疾,其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


黃帝曰:形氣之逆順奈何?


岐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搏。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䐜,陰陽相錯。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㒤闢,皮膚薄着,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審五藏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粗,而後取之也。”


黃帝內經-根結-相關圖片

黃帝內經 根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