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爲醫之始祖。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谷爲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佈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至面),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別本作脾),從髀(別本作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