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爲“四書”之一(另外三本爲《大學》《中庸》《論語》)。《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60章。
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公曰:“將見孟子。”
曰:“何哉?君所爲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爲賢乎?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逾前喪。君無見焉!”公曰:“諾。”
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爲不見孟軻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喪逾前喪’,是以不往見也。”
曰:“何哉君所謂逾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曰:“否。謂棺槨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謂逾也,貧富不同也。”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於君,君爲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