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左傳》,相傳爲左丘明著,原名爲《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標誌着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漢朝以後纔多稱《左傳》。它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爲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爲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宣公十六年

【經】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籲。


夏,成周宣榭火。


秋,郯伯姬來歸。


冬,大有年。


【傳】


十六年春,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籲鐸辰,三月獻狄俘。晉侯請於王。戊申,以黻冕命士會將中軍,且爲大傅。於是晉國之盜逃奔於秦。羊舌職曰:“吾聞之,禹稱善人,不善人遠。此之謂也夫。《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諺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是無善人之謂也。”


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秋,郯伯姬來歸,出也。


爲毛、召之難故,王室復亂。王孫蘇奔晉,晉人復之。


冬,晉侯使士會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禮,殽烝。武子私問其故。王聞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聞乎?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公當享,卿當宴,王室之禮也。”武子歸而講求典禮,以修晉國之法。


左傳-宣公十六年-相關圖片

左傳 宣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