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左傳》,相傳爲左丘明著,原名爲《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標誌着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漢朝以後纔多稱《左傳》。它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爲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爲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成公六年

【經】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會。


二月辛巳,立武宮。


取鄟。衛孫良夫帥師侵宋。


夏六月,邾子來朝。


公孫嬰齊如晉。


壬申,鄭伯費卒。


秋,仲孫蔑、叔孫僑如帥師侵宋。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鄭。


冬,季孫行父如晉。晉欒書帥師救鄭。


【傳】


六年春,鄭伯如晉拜成,子游相,授玉於東楹之東。士貞伯曰:“鄭伯其死乎?自棄也已!視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二月,季文子以鞌之功立武宮,非禮也。聽於人以救其難,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己,非由人也。


取鄟,言易也。


三月,晉伯宗、夏陽說,衛孫良夫、甯相、鄭人,伊、雒之戎,陸渾,蠻氏侵宋,以其辭會也。師於鍼,衛人不保。說欲襲衛,曰:“雖不可入,多俘而歸,有罪不及死。”伯宗曰:“不可。衛唯信晉,故師在其郊而不設備。若襲之,是棄信也。雖多衛俘,而晉無信,何以求諸侯?”乃止。師還,衛人登陴。


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國利君樂,不可失也。”韓獻子將新中軍,且爲僕大夫。公揖而入,獻子從公立於寢庭。謂獻子曰:“何如?”對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也。夫山、澤、林、盬,國之寶也。國饒,則民驕佚;近寶,公室乃貧,不可謂樂。”公說,從之。夏四月丁丑,晉遷於新田。


六月,鄭悼公卒。


子叔聲伯如晉。命伐宋。


秋,孟獻子、叔孫宣伯侵宋,晉命也。楚子重伐鄭,鄭從晉故也。


冬,季文子如晉,賀遷也。


晉欒書救鄭,與楚師遇於繞角。楚師還,晉師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師救蔡,御諸桑隧。趙同、趙括欲戰,請於武子,武子將許之。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諫曰:“不可。吾來救鄭,楚師去我,吾遂至於此,是遷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師,戰必不克。雖克,不令。成師以出,而敗楚之二縣,何榮之有焉?若不能敗,爲辱已甚,不如還也。”乃遂還。


於是,軍帥之慾戰者衆,或謂欒武子曰:“聖人與衆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衆?子爲大政,將酌於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戰者,三人而已。欲戰者可謂衆矣。《商書》曰:‘三人佔,從二人。’衆故也。”武子曰:“善鈞,從衆。夫善,衆之主也。三卿爲主,可謂衆矣。從之,不亦可乎?”


左傳-成公六年-相關圖片

左傳 成公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