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藥學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釋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黃,煉者名砒霜。
氣味苦、酸、暖、有毒。李時珍認爲:辛、酸、大熱、有大毒。
主治中風痰壅(四肢不收,昏憒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綠豆大,研細。先以清水送服少許,再飲熱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鉛丹各半兩,共投入已熔化的黃蠟中,柳條攪拌,條焦則換,六、七條之後,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兒服者只作成黍米大)。冷水送下。瘧疾。用砒石一錢、綠豆粉一兩,共研爲末,加水調成丸子,如綠豆大。鉛丹爲衣,陰乾。發病日,五更起來,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方:砒石(醋煮過)、硫磺、綠豆,等分爲末,包成若干個小包,每包分量約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新汲水上。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治瘧方。走馬牙疳。用砒石、銅綠,等分爲末,攤紙上貼患處。極有效。項上瘰癧。用砒黃研細,加濃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幹,收存備用。用時,以針挑破瘰癧,將藥半丸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