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藥學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麻黃

釋名亦名龍沙、卑相、卑鹽。


氣味(莖)苦、溫、無毒。(根節)甘、平、無毒。


主治流行熱病(初起階段)。用麻黃一兩,水煎至半乾,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熱水洗澡,然後食粥,汗出即愈。傷寒黃疸。用麻黃一把,去節,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見效。此方名“麻黃醇酒湯”。黃腫、脈沉、小便不利。用麻黃四兩,加水五升煮,去沫,再加甘草二兩,煮成三升。每服一升。蓋厚被讓出汗。不汗,須再次服藥。注意避風寒。此方名“甘草麻黃湯”。風痹冷痛。用麻黃(去根)五兩、桂心二兩,共研爲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熱酒調下,汗出見效。注意避風。產後腹痛,血下不止。用麻黃去節,研成末。每服一匙,一日二、三服,血下盡即上。心下悸病(按:即心膽怯懼,胸部不快)。用半夏、麻黃,等分爲末,加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半夏麻黃丸”。中風。用麻黃(去根)在慢火上煎熬,逐步加水,最後熬成膏,收存備用。每服一、二匙,熱湯送下。盜汗、陰汗。用麻黃根、牡蠣粉,共研爲末,撲身上。又方:麻黃根、椒目,等分爲末。每服一錢,酒送下。外用麻黃根、舊蒲扇,共研爲末,撲身上。諸虛自汗(夜臥更甚,久則枯瘦)。用黃芪、麻黃根各一兩,加牡蠣(淘米水浸洗後煅過)一起製成散劑。每服五錢,以水二碗,小麥百粒煎服。陰囊溼瘡。用麻黃根、石硫磺各一兩,米粉一合,共研爲末,塗敷患處。


本草綱目-麻黃-相關圖片

本草綱目 麻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