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藥學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釋名白澤、主田、鬼醜、陵澤、甘澤、重澤、苦澤
氣味(根)苦、寒、有毒。
主治水腫腹滿。用甘遂(炒)二錢二分、牽牛一兩半,共研爲末,煎爲水劑,隨時服用。身面浮腫。用甘遂二錢,生研爲末,放入豬腎中,外包溼紙煨熟喫下。每日喫一次至四、五次。如覺腹鳴,小便亦通暢,即是見效腎水流注(腿膝攣急,四肢腫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錢,每用二錢,煨熟,溫酒嚼下。瀉下黃水爲驗。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錢(半生半炒)、胭脂壞了十文,共研勻。每服一錢,加白麪四兩,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暢後,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錢煎服。水鼓氣湍。用甘遂、大戟各一兩,慢火炙後,共研爲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開幾次,待溫服下。不過十服見效。腳氣腫痛。和甘遂半兩,木鱉子仁四個,共研爲末。每取四錢,放入豬腎中,溼紙包好煨熟,空心喫,米湯送下。不過十服見效。疝氣偏腫。用甘遂、茴香,等分爲末。每服二錢,酒送下。痞症(發熱、盜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漿水內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黃,研爲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一錢,臨星時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膩魚肉。消渴。用甘遂(麩炒)半兩、黃連兩,共研細,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湯送下。忌甘草。風痰迷心癲癇。用甘遂二錢,研爲末,放在豬心裏。縛緊 ,紙懈,煨熟。取藥出,加辰砂末一錢,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過的豬心煎湯調下。以大便下惡物爲效,否則須再次服藥,此方名“遂心丹”。小兒馬脾風(風熱喘促,悶亂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過)一錢半、辰砂(水飛)二錢半、輕四化建設少許,共研爲末。服時,先取少許漿不,滴入一爲油,然後放藥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藥下沉,去漿灌服。此方名“無價散”。麻木疼痛。用甘遂二兩、蓖麻子仁四兩、樟腦一兩,共搗作餅,貼患處。此方名“萬靈膏”。內服甘草湯。突然耳聾。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內,口中嚼少許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