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藥學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釋名菽。角名莢,葉名藿,莖名萁。
氣味黑大豆:甘、平、無毒。
主治黑大豆:中風口歪。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煙出,放入瓶中,泡酒五升。經過一天以上,服酒一升,厚蓋被令稍稍出汗。如已噤口,可加獨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酒中。產後亦宜照此服藥以防風氣,又消結血。熱毒攻眼,紅痛、臉腫。用黑豆一升,分作十袋,沸湯中蒸過,交替着熨患處。身面浮腫。用烏豆一升,加水五升煮成三升,再加酒五升,又煮成三升,分三次溫服。不愈再服。又方:用烏豆煮至皮幹,研爲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腹中痞硬。用大豆半升、生薑作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水痢不止。用大豆一升(炒過)、白朮半兩,共研爲末。每服三錢,米湯送下。男子便血。用黑豆一升,炒焦,研爲末,熱酒淋過,去豆飲酒,極效。一切下血。用黑豆在皁角湯中微浸,炒熟去皮,研爲末,加煉豬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陳米湯送下。折傷、墮墜、瘀血在腹 。用大豆五升,加水一斗,煮汁成二升,一次服完。三服可愈。牙齒疼痛。用黑豆煮酒,頻頻漱口。胞衣不下。用大豆半升,加醇酒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大豆皮:生用,治痘瘡目翳;嚼爛,敷小兒尿灰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