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成書於漢代,相傳爲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共20卷49篇。《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自東漢鄭玄作“注”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爲“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

昏義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


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週。先俟於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


夙興,婦沐浴以俟見;質明,贊見婦於舅姑,執笲、棗、慄、段修以見,贊醴婦,婦祭脯醢,祭醴,成婦禮也。舅姑入室,婦以特豚饋,明婦順也。厥明,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以着代也。


成婦禮,明婦順,又申之以着代,所以重責婦順焉也。婦順者,順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後當於夫,以成絲麻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蓋藏。是故婦順備而後內和理;內和理而後家可長久也;故聖王重之。


是以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禰未毀,教於公宮,祖禰既毀,教於宗室,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成祭之,牲用魚,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婦順也。


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國治。故曰:天子聽男教,後聽女順;天子理陽道,後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後聽內職。教順成俗,外內和順,國家理治,此之謂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陽事不得,適見於天,日爲之食;婦順不修,陰事不得,適見於天,月爲之食。是故日食則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職,蕩天下之陽事;月食則後素服而修六宮之職,蕩天下之陰事。故天子與後,猶日之與月、陰之與陽,相須而後成者也。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後修女順,母道也。故曰:天子之與後,猶父之與母也。故爲天王服斬衰,服父之義也;爲後服資衰,服母之義也。


禮記-昏義-相關圖片

禮記 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