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熱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全書10卷,東漢張仲景撰於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爲《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名爲《金匱要略方論》。
夫前聖有作,後必有繼而述之者,則其教乃得着於世矣。
醫之道,源自炎黃,以至神之妙,始興經方。繼而伊尹以元聖之才撰成《湯液》,俾黎庶之疾疚鹹遂蠲除,使萬代之生靈普蒙拯濟。後漢張仲景又廣《湯液》爲《傷寒卒病論》十數卷,然後醫方大備,茲先聖後聖,若合符節。至晉太醫令王叔和,以仲景之書,撰次成敘,得爲完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爲衆方之祖,蓋能繼述先聖之所作,迄今千有餘年,不墜於地者,又得王氏闡明之力也。《傷寒論》十卷,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寡聞淺見所能賾究。後雖有學者,又各自名家,未見發明。僕忝醫業,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書五十餘年矣,雖粗得其門而近升乎堂,然未入於室,常爲之慊然。昨者,邂逅聊攝成公,議論該博,術業精通而有家學,注成《傷寒》十卷,出以示僕。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內,分析異同,彰明隱奧,調陳脈理,區別陰陽,使表裏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見。百一十二方之後,通明名號之由,彰顯藥性之主,十劑輕重之攸分,七精製用之斯見,彆氣味之所宜,明補瀉之所適,又皆引《內經》,旁牽衆說,方法之辨,莫不允當,實前賢所未言,後學所未識,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謂慊然者,今悉達其奧矣!親覿其書,誠難默默,不揆荒蕪,聊序其略。時甲子中秋日洛陽嚴器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