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蒙學讀物。《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並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數量排序,“趙錢孫李”成爲《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爲百家姓形成於宋代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爲百家姓前四位。

歷史來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天子封賜給支子的地名,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  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西周初期,周武王封宗妃於巴,建巴國,子爵,後遷都於閬(今四川閬中),巴人因此歸附西周王朝。後來周天子又割出巴國的伏虞邑,封自己的庶子於該地,因伏虞邑中有蘕山,因稱蘕邑(今四川營山安固),建立了一個小諸侯蘕國。  實際上,蓬國是巴國早期的一個從屬小國,歷史鮮有記載。蘕國後在西周晚期被巴國吞併。  到了戰國中期的周慎靚王姬定五年(秦惠文王嬴駟後元八年,公元前316年),巴國爲秦國所滅,巴王被虜。秦惠文王在江州(今四川巴縣)築城,設置巴都,把巴國、蓬國故地皆納入秦國的郡縣體制。  蘕國被吞滅後,即有蘕國王族後裔以及國民以國名爲姓氏,曾有族人遷往楚國出任爲大夫,稱蘕氏,後皆簡筆爲蓬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páng(ㄆㄤˊ),今讀作péng(ㄆㄥˊ)亦可。  第二個淵源:  源於植物名稱,出自漢朝時期傳說人物蓬球,屬於以居邑特徵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漢朝時期有一位名人叫球,字伯堅,是北海郡人(今山東煙臺蓬萊),生活在西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  傳說,在漢武帝劉徹太始年間(公元前96~前93年),球上山伐木,突然聞到一種很馨香的味道,於是他順着香味尋找到一個奇怪的地方,那裏有一大片金碧輝煌的宮殿,進去一看,裏面有四個絕代佳人正在大廳內彈琴奏樂。球球心裏很害怕,連忙退了出來,回頭一看,又什麼都不見了。他驚懼得趕緊跑回家。回家後大喫一驚,原來的家已經蓬蒿叢生,自己與鄰居的房屋都變成了廢墟。一問旁人,才知道時間已經到了漢哀帝劉欣建平年間(公元前6~前3年),原來,日子已經過去很久了,他竟然不知不覺在山上度過了九十餘年。於是,球在感慨之下指蓬草爲姓氏,自稱蓬氏,史稱蓬球,其後裔子孫世代沿襲蓬氏至今,正確讀音作péng(ㄆㄥˊ)。  蓬姓族人大多尊奉蓬球爲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傣族,出自漢朝時期古泰族,屬於以國名爲氏。  蓬國,亦稱撣國、擅國、泰國,是漢朝時期古泰族早期建立的國家,至今鮮爲人知。有的歷史文獻中對蓬國曆史偶有提及,但皆十分簡略。  泰族,就是古代撣族,公元初年,以“撣”名號出現在中國史書記載中的蓬國,就是泰族先民建立的國家,從中國曆代史籍記載中,可以找到其一脈相承的發展線索。  追根溯源,泰族原來是分佈於中國南方和西南方的古越民族的一個分支。從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和語言等方面的比較研究,人們可以窺見其演變發展的淵源關係。  漢語古音“撣”爲“擅”,蓬國故地在今緬甸聯邦共和國東北部的撣邦一帶。據史籍《後漢書·西南夷傳》的記載,漢和帝劉肇永元九年(公元97年)、漢安帝劉祜永寧元年(公元120年)、漢順帝劉保永建六年(公元131年),蓬國國王雍由調先後三次派遣使臣至東漢王朝通好,“奉其國之珍寶……獻樂及幻人(雜技演員和魔術師)能變化、吐火、自縛自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次”。漢王朝回贈了“金印紫綬、金銀採繒”,還授予雍由調爲“漢大都尉”的官街。  蓬國使團中的演員在漢都洛陽演出的“都盧尋”(爬高竿)、“臨高履索”(懸空繩技)和“魚龍之戲”(魔術)等節目,大受漢朝官吏、文人學士們的讚賞。其雜技魔術的傳入,在漢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史書記載中說這些演員自稱是海西人:“海西即大秦,撣國西南通大秦”。中外學者對這個大秦有兩種說法:一是指南印度,即史籍《法顯傳》中記載的“噠親”;二是指古羅馬帝國,說明當時的蓬國位於漢朝向西南通往印度乃至羅馬的途經要地,在溝通東西方交通和經濟文化交流中,起過重要的媒介作用。  西漢時期,博望侯張騫所指的“西南通大秦”的滇越(越賧),就是泰民族先民最早在中國史籍中出現的稱謂。“賧”,就是川原(山間河谷盆地,俗稱平壩)。滇、撣、傣、泰,均是賧的同音異譯。泰族稱“泰”的意義,就是指“住在平壩上的人”。  公元十三世紀末期,蓬國蒲甘王朝衰落後,泰族民衆大批向南推移,佔據了上緬甸地區,統治二百五十年之久,史稱“撣族統治時期”(公元1287~1531年)。  後來,有蓬國(撣國)的王族後裔以及國民以國名爲姓氏者,稱蓬氏,世代相傳至今,是泰族中最爲古老的姓氏之一,男子以龍爲稱,女子以鳳爲稱,龍和鳳是最尊貴和至高無上的中國古老標誌。  在今中國、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少量蓬氏族人分佈。由於蓬氏一族爲泰族各支的先祖,因此時至今日,泰族的各個分支族人,無論年齡長幼,凡是見到以“蓬”爲姓氏的人,皆尊稱“阿普”,本意爲“龍、上祖”,現代普遍解釋爲“老爹”,都十分尊重。


家族名人  蓬萌  字子慶。後漢時期北海人。在當地擔任亭長的職位。因爲家裏貧困,於是到長安做生意,到了長安以後,聽說王莽爲了專權,將自己的兒子都殺掉了。於是他對眼前的社會失去了信心。他對親友說:“三綱已經不存在了,我再不離去也要受到災難了。”於是他將亭長的衣服帽子掛在城門,就帶着家人度海而去。一直到光武中興的時候,人們才知道他編廬隱居在嶗山,他在那裏認真修煉,感化了那裏的人。朝廷知道他的去向後,多次召他作官,他都沒有答應。


地望分佈  煙臺市蓬萊一帶


百家姓-蓬-相關圖片

百家姓 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