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蒙學讀物。《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並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數量排序,“趙錢孫李”成爲《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爲百家姓形成於宋代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爲百家姓前四位。
歷史來源 鈄(tǒu)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生活十分艱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青銅酒器鈄作釜鍋,用以烹煮食物。因此,其支庶子孫後來便以青銅酒器鈄爲姓,稱爲鈄氏,世代相傳,就是今天鈄姓的起源。
家族名人 鈄 滔:(生卒年待考),吳國人。著名北宋初期大臣。 五代十國末期任吳越政權的處州刺史,至北宋朝初期繼續擔任處州刺史。 據史籍《資治通鑑》記載,鈄滔原來是吳越國的內牙都指揮使,是胡進思的黨 ... 鈄滔:宋大臣。 鈄正剛:近當代企業家. 鈄珊瑚: 近當代老中醫。
遷徙分佈 鈄姓爲極罕見姓氏,漢唐時以遼西郡爲郡望,說明在當時河北有鈄姓族人。如今在浙江縉雲、開化及臺灣等地有零散分佈。目前鈄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