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蒙學讀物。《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並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數量排序,“趙錢孫李”成爲《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爲百家姓形成於宋代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爲百家姓前四位。
歷史來源 1、莘氏即是辛氏,因爲他們的發音相近。 2、出自姒姓,以封國名爲氏。夏朝的初期,夏王啓封高辛氏的兒子摯於莘(還有說封啓的兒子於莘的),建立了莘國,它的望地在今天的陝西省合陽縣東南,後來莘國滅亡以後,他的後代就以國名作爲自己的姓氏。稱做莘氏。 3、亦出自姒姓,以國名爲氏。據《史記·夏本記》記載,是有莘氏之女,古代的時候有莘國,商湯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兒,其後代就以“莘”作爲自己的姓氏。 4、出自古帝祝融的後代。據《潛夫論》記載道:“祝融之子分爲八姓:己、禿、彭、姜、曹、斯、莘等。莘就是其中的一個姓。2000年以來,莘氏不及辛氏活躍。望族居於天水郡,即現在的甘肅通渭縣一帶。
家族名人 莘氏女:據《史記·周本記》載:“帝紂囚西伯於裏閎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因殷嬖臣而獻之紂。紂大悅,曰:‘此一物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及赦西伯。” 此外,莘氏的名人,宋有莘融;明洪武年間,歸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莘野,曾任棗強知縣,因勤政愛民,被稱爲“賢令”;清歸安人莘開,擅長書畫篆刻。
遷徙分佈 (缺)莘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莘姓出自擬姓。上古時候的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領。他的後代中有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叫祝融,傳說他最先發明使用火從而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的歷史,所以被尊爲火神。祝融的後代分爲八個大姓,莘就是其中之一。大禹治水有功,受到人們的擁戴,於是舜將氏族首領的位置禪讓給了大禹。後來大禹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啓,啓後來建立了夏朝,稱爲夏啓。夏啓又把自己的一個庶子摯封到莘(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摯的後代就以封地名作爲姓氏,稱爲莘氏,是今天莘姓的又一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