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蒙學讀物。《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並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數量排序,“趙錢孫李”成爲《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爲百家姓形成於宋代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爲百家姓前四位。

澹臺

歷史來源  出自春秋時魯國孔子弟子滅明的後代,以地名爲氏。春秋時有魯國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滅明,南遊長江流域,居於澹臺湖(在今江蘇省吳縣);另一說是居於澹臺山(今山東省嘉祥縣南),遂以湖(山)名命姓名,因取名澹臺滅明。其後代子孫遂以澹臺命姓,稱澹臺氏。


家族名人  澹臺滅明:春秋末年魯國武城(今山東省平邑縣南)人。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其相貌醜陋,但爲人公正,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受到孔子的推崇。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後來遊學於江淮,弟子多達300人,名揚各諸侯國。因其貌醜,孔子開始曾以爲才薄,當發現其優點後,則自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金鄉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澹臺子”。  澹臺敬伯:東漢名士,又名澹臺恭,會稽人。向薛漢爲師學習《韓詩》,爲薛漢最知名的弟子之一。薛漢的弟子中,以澹臺敬伯與杜撫、韓伯高等最爲知名。


遷徙分佈  (缺)澹臺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澹臺姓起源於春秋時候,魯國地名爲澹臺山(今山東省嘉祥縣南),後來有孔子的弟子,字子羽,名滅明,相貌醜陋,但品行端正,喜歡這裏的風景並居住於此,就以山名作爲自己的姓氏,故叫澹臺滅明。他的後代,就承繼澹臺爲姓,世傳澹臺氏。另一種說法,也是源於地名,但是一名爲澹臺的湖泊。書載,滅明南下游歷各地,曾居於澹臺湖濱,並以湖名爲姓。後人因之。澹臺氏如今並不多見,許多澹臺氏早就簡化成臺氏了。澹臺姓望出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是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百家姓-澹臺-相關圖片

百家姓 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