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初編於明代天啓六年(1626年),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書中所表現的人物,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造歷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原文】
魏知古起諸吏,爲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頗輕之。無何,知古拜吏部尚書,知東道選事。崇二子並分曹洛邑,會知古至,恃其蒙恩,頗顧請託。知古歸,悉以聞。上召崇,從容謂曰:“卿子才平?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兩人分司東都矣。其爲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幹知古,然臣未及聞之耳。”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動崇意,若崇私其子,或爲之隱;及聞所奏,大喜,且曰:“卿安從知之?”崇曰:“知古微時,是臣薦以至榮達。臣子愚,謂知古見德,必容其非,故必幹之。”上於是明崇不私其子之過,而薄知古之負崇也,欲斥之。崇爲之請曰:“臣有子無狀,撓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臣爲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內臣庶,必以陛下爲私子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上久之乃許。翌日,以知古爲工部尚書,罷知政事。
姚崇與張說同爲相,而相銜頗深。崇病,戒諸子曰:“張丞相與吾不協,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身沒後,當來吊,汝具陳吾平生服玩、寶帶、重器羅列帳前。張若不顧,汝曹無類矣。若顧此,便錄致之,仍以神道碑爲請。既獲其文,即時錄進,先礱石以待,至便鐫刻進御。張丞相見事常遲於我,數日後必悔,若徵碑文,當告以上聞,且引視鐫石。”崇沒,說果至,目其服玩者三四。崇家悉如崇戒。及文成,敘致該詳,時謂“極筆”。數日,果遣使取本,以爲辭未周密,欲加刪改。姚氏諸子引使者視碑,仍告以奏御。使者復,說大悔恨,撫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張說,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