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苦溫。
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癇,大人痓,仍自還神化。
案《說文》雲:發,根也。髲鬄也。鬄髲也。或作髢。《毛詩》雲:不屑髢。《箋》雲:髢髲也。儀禮雲:主婦被錫。注云:被錫,讀爲髲鬄。古者或剔賤者刑者之發,以被婦人之爲飾,因名髲鬄焉。李當之雲:是童男發,據漢人說:發髲,當是剃刑人發,或童男發本經不忍取人發用之。故用剃餘也。方家至用天靈蓋,害及枯骨,卒不能治病。古人所無矣。
右人一種,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