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酸,(《御覽》作鹹)微寒。
主婦人產乳餘疾,崩中,症瘕,血閉,寒熱,羸瘦,養胎。生川穀。
《吳普》曰,紫葳一名武威,一名瞿麥,一名陵居腹,一名鬼目,一名蘢華,神農雷公酸,岐伯辛,扁鵲苦鹹,黃帝甘無毒,如麥根黑,正月八月採,或生真定(《御覽》)。
《名醫》曰,一名陵苕,一名蘢華,生西海及山陽。
案《廣雅》雲:茈葳,陵苕,蘧麥也。《爾雅》雲:苕。陵苕,郭璞雲:一名陵時。本草雲:又黃華蔈,白華蘢。郭璞雲:苕、華、色異,名亦不同。《毛詩》雲:苕之華。《傳》雲:苕,陵苕也。《範子計然》雲:紫葳出三輔。李當之雲:是瞿麥根據李說與《廣雅》合,而《唐本》注引《爾雅》注,有一名陵霄四字,謂即陵霄花,陸璣以爲鼠尾,疑皆非,故不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