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苦寒。
主頭禿疥搔,除熱,女子陰蝕(《御覽》此四字作無字)。一名東方宿,一名連蟲陸,一名鬼目。生川澤。
《名醫》曰:名蓄,生陳留。
案《說文》雲:董草也,讀若釐,藋,釐草也,芨堇草也。《廣雅》雲:荲,羊蹄也。《毛詩》雲:言採其蓫。《箋》雲:蓫,牛蘈也。陸德明雲:本又作蓄。陸璣雲:今人謂之羊蹄。陶宏景雲:今人呼禿菜,即是蓄音之。詩云:言,採其蓄,案陸英,疑即此草之花,此草一名連蟲陸,又陸英,即蒴藋,一名荲也,亦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