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苦平。
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
《吳普》曰:茈葫,一名山菜,一名茹草,神農岐伯雷公苦無毒,生冤句,二月八月採根(《御覽》)。
《名醫》曰:一名山菜,一名茹草,葉一名芸蒿,辛香可食,生宏農及冤句,二月八月採根暴幹。
案《博物志》雲:芸蒿葉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長四五寸,香美可食,長安及河內並有之;《夏小正》雲:正月採芸,月令雲仲春芸始生;呂氏春秋雲:菜之美者,華陽之芸,皆即此也,急就篇有芸;顏師古注云:即今芸蒿也,然則是此茈胡葉矣,茈柴前聲相轉,《名醫》別錄,前胡條,非;陶宏景雲:本經上品,有茈胡而無此,晚來醫乃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