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蜀菽

味辛溫。


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溼,痹痛,下氣,久服之,頭不白,輕身增年,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巴椒,一名蓎藙,生武都及巴郡,八月採實,陰乾。案《範子計然》雲: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陸璣雲:蜀人作荼,又見秦椒,即《爾雅》莍.陶宏景雲:俗呼爲樛。


神農本草經-蜀菽-相關圖片

神農本草經 蜀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