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苦溫。
主驚癇,瘨疾,鬼注,蠱毒,除寒熱,賁豚,五癃,邪氣,攣縮。一名豚顛,懸蹄,主五痔,伏熱,在腸,腸癰,內蝕。
案《說文》雲:(上歹歹歹下巾),小豕也,從豸省,象形,從又,持肉以給祭祀,篆文作豚。方言云:豬,其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豯.吳揚之間,謂之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