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爲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衆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爲中藥理論精髓。
味甘寒。
主淤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久服輕身耐老。一名麥句姜,一名蝦蟆藍,一名豕首。生川澤。
《名醫》曰:一名天門精,一名玉門精,一名彘顱,一名蟾蜍蘭,一名覲。生平原,五月採。
案《說文》雲:薽,豕首也;《爾雅》雲:茢薽豕首;郭璞雲:今江東呼豨首,可以焰蠶蛹;陶宏景雲:此即今人呼爲豨薟;《唐本》雲:鹿活草是也,別錄一名天蔓菁,南文呼爲地鬆;掌禹錫雲:陳藏器別立地菘條,後人不當仍其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