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明史》雖有一些曲筆隱諱之處,但仍得到後世史家廣泛的好評。
◎禮十四(凶禮三)
謁祭陵廟 忌辰 受蕃國王訃奏儀 爲王公大臣舉哀儀 臨王公大臣喪儀中宮爲父祖喪儀 遣使臨吊儀 遣使冊贈王公大臣儀 賜祭葬 喪葬之制碑碣 賜諡 品官喪禮 士庶人喪禮 服紀
謁祭陵廟
洪武元年三月,遣官致祭仁祖陵,二年,加號英陵。禮部尚書崔亮請下太常行祭告禮。博士孫吾與言:“山陵之制,莫備於漢,初未有祭告之禮。蓋廟號、陵號不同。廟號易大行之號,必上冊諡,告之神明,陵號則後嗣王所以識別先後而已,願罷英陵祭告。”亮言:“漢光武加先陵曰昌,宋太祖加高、曾、祖、考陵曰欽、康、定、安。蓋尊祖考由尊其陵,尊其制則必以告,禮緣人情,告之是。”廷議皆是亮。從之。熙祖陵,每歲正旦、清明、中元、冬至及每月朔望,本署官供祭行禮。又即其地望祭德祖、懿祖二陵。英陵後改稱皇陵,多孟冬一祭,俱署官行禮;朔望,中都留守司官行禮。
八年,詔翰林院議陵寢朔望節序祭祀禮。學士樂韶鳳等言:“漢諸廟寢園有便殿,日祭於寢,月祭於廟,時祭於便殿。後漢都洛陽,以關西諸陵久遠,但四時用特牲祀。每西幸,即親詣。歲正月祀郊廟畢,以次上洛陽諸陵。唐園陵之制,皇祖以上陵,皆朔望上食,元日、冬至、寒食、伏臘、社各一祭。皇考陵,朔望及節祭日進食,又薦新於諸陵。永徽二年,定獻陵朔望、冬夏至、伏臘、清明、社等節,皆上食。開元中,敕獻、昭、乾、定、橋、恭六陵,朔望上食,冬至、寒食各設一祭。宋每歲春秋仲月,遣太常宗正卿朝諸陵。我朝舊儀,每歲元旦、清明、七月望、十月朔、冬至日,俱用太牢,遣官致祭。白塔二處,則用少牢,中官行禮,今擬如舊儀,增夏至日用太牢,其伏臘、社、每月朔望,則用特羊,祠祭署官行禮。如節與朔望、伏臘、社同日,則用節禮。”從之。
十六年,孝陵殿成,命皇太子以牲醴致祭。清晨陳祭儀畢,皇太子、親王由東門入,就殿中拜位,皆四拜。皇太子少前,三上香,奠酒,讀祝曰:“園陵始營,祭享之儀未具。今禮殿既成,奉安神位,謹用祭告。”遂行亞獻、終獻禮,皇太子以下皆四拜,執事行禮皆內官。二十六年令,車馬過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馬,違者以大不敬論。建文初,定孝陵每歲正旦、孟冬、忌辰、聖節,俱行香,清明、中元、冬至,俱祭祀。勳舊大臣行禮,文武官陪祀。若親王之藩,過京師者謁陵。官員以公事至,入城者謁陵,出城者辭陵。國有大事,遣官祭告。懿文太子陵在孝陵左,四孟、清明、中元、冬至、歲暮及忌辰,凡九祭。
永樂元年,工部以泗州祖陵黑瓦爲言。帝命易以黃,如皇陵制。宣宗即位,遣鄭王謁祭孝陵。正統二年諭,天壽山陵寢,剪伐樹木者重罪,都察院榜禁,錦衣衛官校巡視,工部欽天監官環山立界,十年,謁三陵,諭百官具淺色衣服,如洪武、永樂例。南京司禮太監陳祖圭言:“魏國公徐俌每祭孝陵,皆由紅券門直入,至殿內行禮,僣妄宜改。”俌言:“入由紅券門者,所以重祖宗之祭,尊皇上之命。出由小旁門者,所以守臣下之分。循守故事,幾及百年,豈敢擅易。”下禮部議,言:“長陵及太廟,遣官致祭,所由之門與孝陵事體相同,宜如舊。”從之。
弘治元年,遣內官監護鳳陽皇陵,凡官員以公事經過者俱謁陵。十七年,更裕陵神座。初,議以孝肅太皇太后祔葬裕陵,已遣官分告諸陵及天壽山後土,而欽天監以爲歲殺在北,方向不利。內官監亦謂英廟陵寢,難以輕動,遂議別建廟,奉安神主。帝心未慊,卒移英廟居中,孝莊居左,孝肅祔其右雲。
正德間,定長陵以下諸陵,各設神宮監並衛及祠祭署。凡清明、中元、冬至,俱分遣駙馬都尉行禮,文武官陪祭。忌辰及正旦、孟冬、聖節,亦遣駙馬都尉行禮。親王之藩,詣諸陵辭謁。恭讓章皇后陵,清明、中元、冬至、忌辰內官行禮。西山景皇帝陵,祭期如上,儀賓行禮。
初,成祖易黃土山名天壽山。嘉靖十年,名祖陵曰基運山,皇陵曰翌聖山,孝陵曰神烈山,顯陵曰純德山,及天壽山,並方澤從祀,所在有司祭告各陵山祇。禮官因奏:“神祇壇每年秋祭,有鐘山、天壽山之神,今宜增基運等山。”從之。
十四年,諭禮部尚書夏言:“清明節既遣官上陵,內殿復祭,似涉煩複。”言因言:“我朝祀典,如特享、時享、祫享、禘祭,足應經義,可爲世法。惟上陵及奉先殿多沿前代故事。上陵之祀,每歲清明、中元、冬至凡三。中元俗節,事本不經。往因郊祀在正首,故冬至上陵,蓋重一氣之始,伸報本之義。今冬至既行大報配天之禮,則陵事爲輕。況有事南郊,乃輟陪祀臣僚,遠出山陵,恐於尊祖配天之誠未盡。可罷冬至上陵,而移中元於霜降,惟清明如舊。蓋清明禮行於春,所謂雨露既濡,君子履之,有怵惕之心者也。霜降禮行於秋,所謂霜露既降,君子履之,有悽愴之心者也。二節既遣官上陵,則內殿之祭,誠不宜復。”遂著爲令。
十五年,諭言曰:“廟重於陵,其禮嚴。故廟中一帝一後,陵則二三後配葬。今別建奉慈殿,不若奉主於陵殿爲宜。且梓宮配葬,而主乃別置,近於黜之,非親之也。”乃遷孝肅、孝穆、孝惠三後神主於陵殿。又諭言曰:“三後神主稱皇太后、太皇太后者,乃子孫所奉尊稱。今既遷陵殿,則名實不準。”言等議曰:“三後神主,禮不祔廟,義當從祧。遷奉陵殿,深合典禮。其稱皇太后、太皇太后者,乃子孫所上尊號。今已遷奉於陵,則當從夫婦之義,改題孝肅神主,不用睿字,孝穆、孝惠神主,俱不用純字,則嫡庶有別,而尊親並隆矣。”命如擬行。又諭:“祭告長陵等七陵俱躬叩拜,恭讓章皇后、景皇帝陵亦展拜一次,以慰追感之情。”十七年,改陵殿曰祾恩殿,門曰祾恩門。又建成祖聖蹟亭於平臺山,率從官行祭禮。二十一年,工部尚書顧璘請以帝所上顯陵聖制歌詩,製爲樂章,享獻陵廟。禮部言:“天壽山諸陵,歲祀皆不用樂。”已而承天府守備太監傅霖乞增顯陵歲暮之祭。部議言:“諸陵皆無歲暮祀典。”詔並從部議。
隆慶二年,帝詣天壽山春祭。前一日,告世宗几筵及奉先、弘孝、神霄殿。駕至天壽山紅門降輿,由左門入,升輿,駐蹕感思殿。越二日,質明行禮。帝青袍,乘板輿至長陵門外,東降輿,由殿左門入,至拜位,上香,四拜。至神御前獻帛、獻爵訖,復位。亞獻、終獻,令執爵者代,復四拜。餘如常祭之儀。隨詣永陵行禮。是日遣官六員,俱青服,分祭六陵。
萬曆八年,謁陵禮如舊。十一年,復謁陵。禮部言:“宜遵世宗彝憲,酌分二日,以次展拜。”乃定長、永、昭三陵,上香,八拜,親奠帛。初獻,六陵二寢,上香,四拜。其奠帛三獻,俱執事官代。十四年,禮部言:“諸妃葬金山諸處者,嘉靖中俱配享各陵殿,罷本墳祭。今世廟諸妃安厝西山者,宜從其例。至陵祭品物,九陵、恭讓、恭仁之陵止於酒果,而越、靖諸王及諸王妃則又有牲果祝文,反從其厚者,蓋以九陵帝后,歲暮已祫祭於廟,旬日內且復有孟春之享,故元旦陵殿止用酒果,非儉也;諸王諸妃則祫祭春祭皆不與,元旦一祭不宜從簡,故用牲帛祝文,非豐也。特恭讓、恭仁既不與祫享於廟中,又不設牲帛於陵殿,是則禮文之缺,宜增所未備。而諸王諸妃祝文,尚仍安厝時所用,宜改敘歲時遣官之意,則情順禮安。”報可。
凡山陵規制,有寶城,長陵最大,徑一百一丈八尺。次永陵,徑八十一丈。各陵深廣丈尺有差。正前爲明樓,樓中立帝廟諡石碑,下爲靈寢門。惟永陵中爲券門。左右牆門各一樓。明樓前爲石几筵,又前爲祾恩殿、祾恩門。殿惟長陵重檐九間,左右配殿各十五間。永陵重檐七間,配殿各九間。諸陵俱殿五間,配殿五間。門外神庫或一或二,神廚宰牲亭,有聖蹟碑亭。諸陵碑俱設門外,率無字。長陵迤南有總神道,有石橋,有石像人物十八對,擎天柱四,石望柱二。長陵有《神功聖德碑》,仁宗御撰,在神道正南。南爲紅門,門外石牌坊一。門內有時陟殿,爲車駕更衣之所。永陵稍東有感思殿,爲駐蹕之所。殿東爲神馬廠。
忌辰
洪武八年四月,仁祖忌日,太祖親詣皇陵致祭。永樂元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定,高皇帝忌辰前二日,帝服淺淡色衣,御西角門視事。不鳴鐘鼓,不行賞罰,不舉音樂,禁屠宰。百官淺淡色衣、黑角帶朝參。至日,親祀於奉先殿,仍率百官詣孝陵致祭。高皇后忌辰如之。
宣德四年令,凡遇忌辰,通政司、禮科、兵馬司勿引囚奏事。五年,敕百官朝參輟奏事儀。
英宗即位,召禮臣及翰林院議忌辰禮。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學士楊溥議:“每歲高廟帝后、文廟帝后、仁宗忌辰,服淺淡色服,不鳴鐘鼓,於奉天門視事。宣宗忌辰,小祥之日,於西角門視事。”從之。
弘治十四年令,凡遇忌辰,朝參官不得服紵絲紗羅衣。景皇帝、恭讓皇后忌辰,遇節令,服青絲花樣。宣宗忌辰,遇祭祀,服紅。十六年八月,吏部尚書馬文升言:“宣德間,仁宗忌辰,諸司悉免奏事。自太祖至仁宗生忌,俱輟朝。其後不知何時,仁宗忌辰,依前奏事。惟太祖至憲宗忌辰,百官淺淡色服、黑角帶。朝廷亦出視朝,鳴鐘鼓,奏事。臣思自仁至憲,世有遠近,服有隆殺。請自仁宗忌辰、英宗生忌日,視朝,鳴鐘鼓。若遇憲宗及孝穆皇太后忌日,不視朝,著淺淡服,進素膳,不預他事。或遵宣宗時例,自太祖至憲宗生忌,俱輟朝一日。憲宗、孝穆忌日,如臣所擬。”帝下禮部議。部臣言:“經傳所載,忌日爲親死之日。則死日爲忌,非謂生辰也。其曰忌日不用,不以此日爲他事也。曰忌日不樂,是不可舉吉事也,此日當專意哀思父母,餘事皆不舉。但先朝事例,迄今見行,未敢更易。”帝乃酌定以淺淡服色視事。
嘉靖七年令,忌辰只祭本位。十八年令,高廟帝后忌辰祭於景神殿,列聖帝后忌辰祭於永孝殿。二十四年令,仍祭於奉先殿。
乘輿受蕃國王訃奏儀
凡蕃國王薨,使者訃奏至,於西華門內壬地設御幄,皇帝素服乘輿詣幄。太常卿奏:“某國世子遣陪臣某官某,奏某國王臣某薨。”承製官至使者前宣制曰:“皇帝致問爾某國王某,得何疾而逝。”使者答故。其儀大略如臨王公大臣喪儀,但不舉哀。
凡塞外都督等官訃至,永樂間遣官齎香鈔諭祭。後定例,因其奏請,給與表裏祭文,令攜歸自祭。來京病故者,遣官諭祭或賜棺賜葬。後定年終類奏,遣官祭之。若在邊歿於戰陣者,不拘此例。凡外國使臣病故者,令所在官司賜棺及祭,或欲歸葬者聽。
乘輿爲王公大臣舉哀儀
洪武二年,開平王常遇春卒于軍。訃至,禮官請如宋太宗爲趙普舉哀故事。遂定製,凡王公薨,訃報太常司,示百官,於西華門內壬地設御幄,陳御座,置素褥。設訃者位於前,設百官陪哭位東西向,奉慰位於訃者位北,北向。贊禮二人,位於訃者位之北,引訃者二人,位於贊禮之南,引百官四人,位於陪位之北,皆東西向。其日,備儀仗於奉天門迎駕。皇帝素服乘輿詣幄,樂陳於幄之南,不作。太常卿奉:“某官來訃,某年月日,臣某官以某疾薨,請舉哀。”皇帝哭,百官皆哭。太常卿奏止哭,百官奉慰訖,分班立。訃者四拜退,太常卿奏禮畢。乘輿還宮,百官出。東宮爲王公舉哀儀同,但設幄於東宮西門外,陪哭者皆東宮屬。
乘輿臨王公大臣喪儀
凡王公大臣訃奏,太史監擇皇帝臨喪日期。拱衛司設大次於喪家大門外,設御座於正廳中。有司設百官次於大次之左右。侍儀司設百官陪立位於廳前左右,引禮四人位於百官之北,東西向。設喪主以下拜位於廳前,主婦以下哭位於殯北幔中。其日,鑾駕至大次,降輅,升輿,入易素服。百官皆易服,先入就廳前,分班侍立。御輿出次。喪主以下免絰去杖,衰服,出迎於大門外。望見乘輿,止哭,再拜,入於門內之西。乘輿入門,將軍四人前導,四人後從。入至正廳,降輿,升詣靈座前,百官班於後。皇帝哭,百官皆哭。太常卿奏止哭,三上香,三祭酒。出至正廳御座,主喪以下詣廳下拜位,再拜。承製官詣喪主前雲“有制”。喪主以下皆跪。宣制訖,皆再拜,退立於廳西。太常卿奏禮畢,皇帝升輿,出就大次,易服。御輿出,喪主以下詣前再拜退。皇帝降輿升輅,喪主杖哭而入。諸儀衛贊唱,大略如常。
其公、侯卒葬輟朝禮,洪武二十三年定。凡公、侯卒於家者,聞喪輟朝三日。下葬,一日。卒於外者,聞喪,一日。柩至京,三日。下葬,仍一日。凡輟朝之日,不鳴鐘鼓,各官淺淡色衣朝參。初制,都督至都指揮卒,輟朝二日。永樂後更定,惟公、侯、駙馬、伯及一品官,輟朝一日。
中宮爲父祖喪儀
凡中宮父母薨,訃報太常寺,轉報內使監。前期,設薦於別殿東壁下,爲皇后舉哀位及內命婦以下哭位。皇后出詣別殿,內使監令奏:“考某官以某月某日薨”,母則雲“妣某夫人”,祖考、妣同。皇后哭,內命婦以下皆哭盡哀。皇后問故,又哭盡哀。乃素服,內命婦皆素服,止哭,還宮。
內使監令奏聞。得旨:“皇后奔喪。”喪家設薦席於喪寢之東,從臨內命婦哭位於其下,主喪以下哭位於喪寢之西,主婦以下哭位於喪寢之北幔下。至日,內使監進堊車,備儀仗導引。皇后素服出宮,升輿,三面白布行帷。至閣外,降輿,升堊車。至喪家大門內,降車哭入,仍以行帷圍護。從臨者皆哭入。喪主以下,降詣西階下立哭。皇后升自東階,進至屍東,憑屍哭。從臨者皆哭。喪主升自西階,俱哭於屍西。皇后至哭位,內使監令跪請止哭。應奉慰者詣皇后前,奉慰如常禮。如皇后候成服,則從臨命婦應還者先還。如本日未即奔喪,則是晡復哭於別殿。尚服制皇后齊衰及從臨命婦孝服,俟喪家成服日進之。詣靈前再拜,上香,復位,再拜。如爲諸王外戚舉哀,仍於別殿南向,不設薦位。
遣使臨吊儀
太常司奉旨遣吊。前期,設宣制位於喪家正廳之北,南向;喪主受吊位於南,北向;婦人立哭位於殯北幕下。其日,使者至。喪主去杖,免絰衰服,止哭,出迎於中門外。復先入,就廳前拜位。內外止哭,使者入,就位稱有制。喪主以下再拜跪。宣制曰;“皇帝聞某官薨,遣臣某吊。”喪主以下復再拜。禮畢,內外皆哭。使者出,喪主至中門外,拜送,杖哭而入。宮使則稱有令。至遣使賻贈及致奠,其儀節亦相仿雲。賻贈之典,一品米六十石,麻布六十匹。二品以五,三品、四品以四,五品、六品以三,公侯則以百。永樂後定製,公、侯、駙馬、伯皆取上裁。凡陣亡者全支,邊遠守禦出征及出海運糧病故半支。
其遣百官會王公大臣喪儀。前期,有司於喪家設位次。其日,百官應會弔者素服至。喪主以下就東階哭位,主婦以下就殯北哭位。百官入,就殯前位哭,主喪主婦以下皆哭。止哭,再拜,主喪以下答拜。班首詣喪主前展慰畢,百官出,喪主拜送,杖哭而入。會葬儀同。
遣使冊贈王公大臣儀
前期,禮部奏請制冊,翰林院取旨制文,中書省禮部奏請某官爲使。其日,祠祭司設龍亭、香亭於午門前正中,執事於受冊者家設宣制官位於正廳之東北,南向;喪主代受冊命者位於廳前,北向。禮部官封冊文,以盝匣盛之,黃袱裹置龍亭中。儀仗、鼓樂前導,至其家。代受冊者出迎於大門外。執事舁龍亭置廳上正中,使者入,立於東北。代受冊者就拜位,再拜。使者稍前,稱“有制”。代受冊者跪。宣制曰:“皇帝遣臣某,冊贈故某官某爲某勳某爵。”宣訖,代受冊者復再拜。使者取冊授之,代受冊者捧置靈座前。使者出,代受冊者送至大門外。如不用冊者,吏部用誥命,喪家以冊文錄黃,設祭儀於靈前。代受冊者再拜,執事者展黃立讀於左。喪主以下皆再拜,焚黃。
賜祭葬
洪武十四年九月,衍聖公孔希學卒,遣官致祭。其後,羣臣祭葬,皆有定製。太祖諭祭羣臣文,多出御筆。嘉靖中,世宗爲禮部尚書席書、兵部尚書李承勳親制祭文。皆特典,非常制也。
隆慶元年十二月,禮部議上卹典條例:凡官員祭葬,有無隆殺之等,悉遵《會典》。其特恩,如侍從必日侍講讀、軍功必躬履行陣、東宮官必出閣講授有勞者。據嘉靖中事例,祭葬加一等,無祭者與祭一罈,無葬者給半葬,半葬者給全葬。講讀官五品本身有祭,四品及父母,三品及妻。軍功四品得祭葬,三品未滿及父母。講讀年久、啓沃功多、軍旅身殲、勳勞茂著者,恩恤加厚,臨期請旨。
《會典》,凡一品官,祭九壇。父母妻加祭。或二壇、一罈,或妻止一罈者,恩難預擬,遇有陳乞,酌擬上請。二品,二壇。加東宮三少,或兼大學士贈一品者,至四壇,父母妻俱一罈,致仕加三少者加一罈,加太子太保者加三壇,妻未封夫人者不祭。三品祭葬,在任、致仕俱一罈,兼學士贈尚書者二壇,未及考滿病故者一罈減半。造葬悉如舊例。四、五品官不得重封。故四品官由六七品升者,父母有祭。由五品升者,以例不重封,遂不得祭。今定四品官,凡經考滿者,父母雖止授五品封,亦與祭一罈。四品以上官,本身及父母恩典,必由考滿而後得。然有二品、三品共歷四五年,父母未授三品封,終不得沾一祭者,宜並敘年資。二品、三品共歷三年以上者,雖未考三品滿,本身及父母俱與三品祭葬。三品四品,共歷三年以上者,雖未考四品滿,本身用三品未考滿例,祭一罈半,葬父母祭一罈。凡被劾閒住者,雖遇覃恩,復致仕,仍不給祭葬。
勳臣祭葬,皇親出自上裁。駙馬都尉祭十五壇。公、侯、伯在內掌府事坐營、在外總兵有殊勳加太子太保以上者,遵《會典》。公、侯十六壇,伯十五壇,掌府坐營總兵有勳勞者七罈,掌府坐營年勞者五壇,掌府坐營而政跡未著者四壇,管事而被劾勘明閒住者二壇,被劾未經勘實者一罈。勘實罪重者,並本爵應得祭葬皆削。又正德間,公、侯、伯本祭俱三壇,嘉靖間二壇。今遵嘉靖例,以復《會典》之舊。武臣祭葬,遵正德、嘉靖例,都督同知僉事、錦衣衛指揮祭三壇,署都督同知僉事一罈,餘推類行之。
帝從其議。萬曆六年更定,凡致仕養病終養聽用等官,祭葬俱與現任官同。十二年續定,被劾自陳致仕官,有日久論定原無可議者,仍給祭葬,父母妻視本身爲差等。
喪葬之制
洪武五年定。凡襲衣,三品以上三,四品、五品二,六品以下一。飯含,五品以上飯稷含珠,九品以上飯粱含小珠。銘旌、絳帛,廣一幅,四品以上長九尺,六品以上八尺,九品以上七尺。斂衣,品官朝服一襲,常服十襲,衾十番。靈座設於柩前,作白絹結魂帛以依神。棺槨,品官棺用油杉朱漆,槨用土杉。牆翣,公、侯六,三品以上四,五品以上二。明器,公、侯九十事,一品、二品八十事,三品、四品七十事,五品六十事,六品、七品三十事,八品、九品二十事。引者,引車之紼也;披者,以纁爲之,擊於輀車四柱,在旁執之,以備傾覆者也;鐸者,以銅爲之,所以節輓歌者。公、侯四引六披,左右各八鐸。一品、二品三引四披,左右各六鐸。三品、四品二引二披,左右各四鐸。五品以下,二引二披,左右各二鐸。羽幡竿長九尺,五品以上,一人執之以引柩,六品以下不用。功布,品官用之,長三尺。方相,四品以上四目,七品以上兩目,八品以下不用。柳車上用竹格,以彩結之,旁施帷幔,四角重流蘇。志石二片,品官皆用之。其一爲蓋,書某官之墓;其一爲底,書姓名、鄉里、三代、生年、卒葬月日及子孫、葬地。婦人則隨夫與子孫封贈。二石相向,鐵束埋墓中。祭物,四品以上羊豕,九品以上豕。
初,洪武二年,敕葬開平王常遇春於鐘山之陰,給明器九十事,納之墓中。鉦二,鼓四,紅旗,拂子各二,紅羅蓋、鞍、籠各一,弓二,箭三,竈、釜、火爐各一,俱以木爲之。水罐、甲、頭盔、臺盞、杓、壺、瓶、酒甕、唾壺、水盆、香爐各一,燭臺二,香盒、香匙各一,香箸二,香匙箸瓶、茶鍾、茶盞各一,箸二,匙二,匙箸瓶一,碗二,楪十二,橐二,俱以錫造,金裹之。班劍、牙仗各一,金裹立瓜、骨朵戟、響節各二,交椅、腳踏、馬杌各一,誕馬六,槍、劍、斧、弩、食桌、牀、屏風、柱杖、箱、交牀、香桌各一,凳二,俱以木爲之。樂工十六,執儀伏二十四,控士六,女使十,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神四,門神二,武士十,並以木造,各高一尺。雜物,翣六,璧一,筐、笥、楎、椸、衿、鞶各一,笣二,筲二,糧漿瓶二,油瓶一,紗廚、暖帳各一。束帛青三段,纁二段,每段長一丈八尺。後定製,公、侯九十事者准此行之。餘以次減殺。
碑碣
明初,文武大臣薨逝,例請於上,命翰林官制文,立神道碑。惟太祖時中山王徐達、成祖時榮國公姚廣孝及弘治中昌國公張巒治先塋,皆出御筆。其制自洪武三年定。五品以上用碑,龜趺螭首。六品以下用碣,方趺圓首。五年,復詳定其制。功臣歿後封王,螭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廣三尺六寸,龜趺高三尺八寸。一品螭首,二品麟鳳蓋,三品天祿辟邪蓋,四品至七品方趺。首視功臣歿後封王者,遞殺二寸,至一尺八寸止。碑身遞殺五寸,至五尺五寸止。其廣遞殺二寸,至二尺二寸止。趺遞殺二寸,至二尺四寸止。
墳塋之制,亦洪武三年定。一品,塋地周圍九十步,墳高一丈八尺。二品,八十步,高一丈四尺。三品,七十步,高一丈二尺。以上石獸各六。四品,四十步。七品以下二十步,高六尺。五年重定。功臣歿後封王,塋地周圍一百步,墳高二丈,四圍牆高一丈,石人四,文武各二,石虎、羊、馬、石望柱各二。一品至六品塋地如舊制,七品加十步。一品墳高一丈八尺,二品至七品遞殺二尺。一品墳牆高九尺,二品至四品遞殺一尺,五品四尺。一品、二品石人二,文武各一,虎、羊、馬、望柱各二。三品四品無石人,五品無石虎,六品以下無。
當太祖時,盱眙揚王墳置守戶二百一十,宿州徐王墳置墳戶九十三,滁州滁陽王墳亦置墳戶。四年,又賜功臣李善長、徐達、常茂、馮勝墳戶百五十,鄧愈、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顧時、陳德、耿炳文、吳楨、孫恪、郭興墳戶百。成化十五年,南京禮部言:“常遇春、李文忠等十四人勳臣墳墓,俱在南京城外,文忠曾孫萼等,以歲久頹壞爲言,請命工修治。”帝可其奏,且令無子孫者,覆墓旁一人守護之。
賜諡
親王例用一字;郡王二字,文武大臣同。與否自上裁。若官品未高而侍從有勞,或以死勤事者,特賜諡,非常例。洪武初,有應得諡者,禮部請旨,令禮部行翰林院擬奏。弘治十五年定製,凡親王薨,行撫、按,郡王病故,行本府親王及承奉長史,核勘以奏,乃議諡。文武大臣請諡,禮部取旨,行吏兵部考實責。禮部定三等,行業俱優者爲上,頗可者爲中,行實無取者爲下,送翰林院擬諡。有應諡而未得者,撫、按、科道官以聞。
按明初舊制,諡法自十七字至一字,各有等差。然終高帝世,文臣未嘗得諡,武臣非贈侯伯不可得。魯、秦二王曰荒、曰愍。至建文諡王禕,成祖諡胡廣,文臣始有諡。迨世宗則濫及方士,且加四字矣。定例,三品得諡,詞臣諡“文”。然亦有得諡不止三品,諡“文”不專詞臣者,或以勳勞,或以節義,或以望實,破格崇褒,用示激勸。其冒濫者,亦間有之。
萬曆元年,禮臣言:“大臣應得諡者,宜廣詢嚴核。應諡而未請者,不拘遠近,撫、按、科道舉奏,酌議補給。”十二年,禮臣言:“大臣諡號,必公論允服,毫無瑕疵者,具請上裁。如行業平常,即官品雖崇,不得概予。”帝皆從之。三十一年,禮部侍郎郭正域請嚴諡典。議奪者四人:許論、黃光升、呂本、範廉;應奪而改者一人:陳瓚;補者七人:伍文定、吳悌、魯穆、楊繼宗、鄒智、楊源、陳有年。閣臣沈一貫、朱賡力庇呂本,不從其議。未幾,御史張邦俊請以呂柟從祀孔廟,而論應補諡者,雍泰、魏學曾等十四人。部議久之,共匯題先後七十四人,留中不發。天啓元年,始降旨俞允,又增續請者十人,而邦俊原請九人不與。正域所請伍文定等亦至是始定。凡八十四人。其官卑得諡者,鄒智、劉臺、魏良弼、周天佐、楊允繩、沈煉、楊源、黃鞏、楊慎、周怡、莊鷫、馮應京皆以直諫,孟秋、張元忭、曹端、賀欽、陳茂烈、馬理、陶望齡皆以學行,張銓以忠義,李夢陽以文章,魯穆、楊繼宗、張朝瑞、朱冠、傅新德、張允濟皆以清節,楊慎之文憲,莊鷫之文節,則又兼論文學雲。
三年,禮部尚書林堯俞言:“諡典五年一舉,自萬曆四十五年至今,蒙恤而未諡者,九卿臺省會議與臣部酌議。”帝可之。然是時,遲速無定。六年,禮科給事中彭汝楠言:“耳目近則睹記真,宜勿逾五年之限。”又謂:“三品以上爲當予諡,而建文諸臣之忠義,陶安等之參帷幄,葉琛等之殉行間,皆宜補諡。”事下禮部,以建文諸臣未易輕擬,不果行。至福王時,始從工科給事中李清言,追諡開國功臣李善長等十四人,正德諫臣蔣欽等十四人,天啓慘死諸臣左光斗等九人,而建文帝之弟允熥、允熞、允熙,子文奎,亦皆因清疏追補。
品官喪禮
品官喪禮載在《集禮》、《會典》者,本之《儀禮·士喪》,稽諸《唐典》,又參以朱子《家禮》之編,通行共曉。茲舉大要,其儀節不具錄。
凡初終之禮,疾病,遷於正寢。屬纊,俟絕氣乃哭。立喪主、主婦,護喪以子孫賢能者。治棺訃告。設必屍牀、帷堂,掘坎。設沐具,沐者四人,六品以下三人,乃含。置虛座,結魂帛,立銘旌。喪之明日乃小斂,又明日大斂,蓋棺,設靈牀於柩東。又明日,五服之人各服其服,然後朝哭相吊。既成服,朝夕奠,百日而卒哭。乃擇地,三月而葬。告后土,遂穿壙。刻志石,造明器,備大舉,作神主。既發引,至墓所,乃窆。施銘旌志石於壙內,掩壙復土,乃祠后土於墓。題主,奉安。升車,反哭。
凡虞祭,葬之日,日中而虞,柔日再虞,剛日三虞。若去家經宿以上,則初虞於墓所行之。墓遠,途中遇柔日,亦於館所行之。若三虞,必俟至家而後行。三虞後,遇剛日卒哭。
明日祔家廟。期而小祥。喪至此凡十三月,不計閏。古卜日祭,今止用初忌,喪主乃易練服。再期而大祥。喪至此凡二十五月,亦止用第二忌日祭。陳禫服,告遷於祠堂。改題神主,遞遷而西,奉神主入於祠堂。徹靈座,奉遷主埋於墓側。大祥後,間一月而禫。喪到此計二十有七月。卜日,喪主禫服詣祠堂,祗薦禫事。
其在遠聞喪者,始聞,易服,哭而行。至家,憑殯哭,四日而成服。若未得行,則設位,四日而變服。若既葬,則先哭諸墓,歸詣靈座前哭,四日成服。齊衰以下聞喪,爲位而哭。若奔喪,則至家成服。若不奔喪,四日成服。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緦麻服,周親以下素服。不設祖奠,無反哭,無方相魌頭,餘如常葬之儀。既葬,就吉帷靈座前一虞。孝子以下,出就別所,釋緦服素服而還。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除期服奔喪之制。先是百官聞祖父母、伯叔、兄弟喪,俱得奔赴。至是吏部言:“祖父母、伯叔、兄弟皆系期年服。若俱令奔喪守制,或一人連遭五六期喪,或道路數千裏,則居官日少,更易繁數,曠官廢事。今後除父母、祖父母承重者丁憂外,其餘期喪不許奔,但遣人致祭。”從之。
士庶人喪禮
《集禮》及《會典》所載,大略仿品官制,稍有損益。洪武元年,御史高元侃言:“京師人民,循習舊俗。凡有喪葬,設宴,會親友,作樂娛屍,竟無哀慼之情,甚非所以爲治。乞禁止以厚風化。”乃令禮官定民喪服之制。
五年詔定:“庶民襲衣一稱,用深衣一、大帶一、履一雙,裙袴衫襪隨所用。飯用粱,含錢三。銘旌用紅絹五尺。斂隨所有,衣衾及親戚禭儀隨所用。棺用堅木,油杉爲上,柏次之,土杉鬆又次之。用黑漆、金漆,不得用硃紅。明器一事。功布以白布三尺引柩。柳車以衾覆棺。志石二片,如官之儀。塋地圍十八步。祭用豕,隨家有無。”又詔:“古之喪禮,以哀慼爲本,治喪之具,稱家有無。近代以來,富者奢僣犯分,力不足者稱貸財物,誇耀殯送,及有惑於風水,停柩經年,不行安葬。宜令中書省臣集議定製,頒行遵守,違者論罪。”又諭禮部曰:“古有掩骼埋胔之令,近世狃元俗,死者或以火焚,而投其骨於水。傷恩敗俗,莫此爲甚。其禁止之。若貧無地者,所在官司擇寬閒地爲義冢,俾之葬埋。或有宦遊遠方不能歸葬者,官給力費以歸之。”
服紀
明初頒《大明令》,凡喪服等差,多因前代之舊。洪武七年,《孝慈錄》成,復圖列於《大明令》,刊示中外。
先是貴妃孫氏薨,敕禮官定服制。禮部尚書牛諒等奏曰:“周《儀禮》,父在,爲母服期年,若庶母則無服。”太祖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低昂若是,不情甚矣。”乃敕翰林院學士宋濂等曰;“養生送死,聖王大政。諱亡忌疾,衰世陋俗。三代喪禮散失於衰周,厄於暴秦。漢、唐以降,莫能議此。夫人情無窮,而禮爲適宜。人心所安,即天理所在。爾等其考定喪禮。”於是濂等考得古人論服母喪者凡四十二人,願服三年者二十八人,服期年者十四人。太祖曰:“三年之喪,天下通喪。觀願服三年,視願服期年者倍,豈非天理人情之所安乎?”乃立爲定製。子爲父母,庶子爲其母,皆斬衰三年。嫡子、衆子爲庶母,皆齊衰杖期。仍命以五服喪制,並著爲書,使內外遵寧。其制服五。曰斬衰,以至粗麻布爲之,不縫下邊。曰齊衰,以稍粗麻布爲之,縫下邊。曰大功,以粗熟布爲之。曰小功,以稍粗熟布爲之。曰緦麻,以稍細熟布爲之。
其敘服有八。曰斬衰三年者:子爲父母,庶子爲所生母,子爲繼母,謂母卒父命他妾養己者,子爲養母,謂自幼過房與人者;女在室爲父母,女嫁被出而反在室爲父母;嫡孫爲祖父母承重及曾高祖父母承重者;爲人後者爲所後父母,及爲所後祖父母承重;夫爲後則妻從服,婦爲舅姑;庶子之妻爲夫之所生母;妻妾爲夫。
曰齊衰杖期者:嫡子衆子爲庶母;嫡子衆子之妻爲夫之庶母,爲嫁母、出母、父卒繼母改嫁而已從之者;夫爲妻。
曰齊衰不杖期者:父母爲嫡長子及衆子,父母爲女在室者,繼母爲長子及衆子,慈母爲長子及衆子;孫爲祖父母,孫女雖適人不降,高曾皆然;爲伯叔父母;妾爲夫之長子及衆子,爲所生子;爲兄弟,爲兄弟之子及兄弟之女在室者,爲姑及姊妹在室者;妾爲嫡妻;嫁母、出母爲其子;女在室及雖適人而無夫與子者,爲其兄弟及兄弟之子;繼母改嫁爲前夫之子從己者;爲繼父同居兩無大功之親者;婦人爲夫親兄弟之子,婦人爲夫親兄弟子女在室者;女出嫁爲父母;妾爲其父母;爲人後者爲其父母;女適人爲兄弟之爲父後者;祖爲嫡孫;父母爲長子婦。
曰齊衰五月者:爲曾祖父母。
曰齊衰三月者:爲高祖父母,爲繼父昔同居而今不同者,爲繼父雖同居而兩有大功以上親者。
曰大功九月者:爲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爲姑及姊妹及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爲衆子婦,爲女之出嫁者;祖爲衆孫;爲兄弟之子婦;婦人爲夫之祖父母,爲夫之伯叔父母,爲夫之兄弟之子婦,爲夫兄弟之女嫁人者;女出嫁爲本宗伯叔父母,及爲兄弟與兄弟之子,爲姑姊妹及兄弟之女在室者;爲人後者爲其兄弟及姑姊妹在室者;妻爲夫本生父母;爲兄弟之子爲人後者。
曰小功五月者:爲伯叔祖父母,爲同堂伯叔父母,爲再從兄弟及再從姊妹在室者,爲同堂兄弟之子,爲祖姑在室者,爲從祖姑在室者,爲同堂兄弟之女在室者,爲兄弟之妻;爲人後者爲其姑姊妹適人者;爲嫡孫婦,爲同堂姊妹之出嫁者,爲孫女適人者,爲兄弟之孫及兄弟之女孫在室者,爲外祖父母,爲母之兄弟姊妹,爲同母異父之兄弟姊妹,爲姊妹之子;婦人爲夫之姑及夫之姊妹,爲夫之兄弟及夫兄弟之妻,爲夫兄弟之孫及夫兄弟之女孫在室者,爲夫同堂兄弟之子及同堂兄弟之女在室者。
曰緦麻三月者:爲族曾祖父母,爲族伯叔祖父母,爲族父母,爲族兄弟及族姊妹在室者,爲族曾祖姑在室者,爲族祖姑及族姑在室者,爲兄弟之曾孫,女在室同,爲曾孫玄孫,爲同堂兄弟之孫,女在室同,爲再從兄弟之子,女在室同,爲祖姑、從祖姑及從祖姊妹之出嫁者,爲兄弟之孫女出嫁者,爲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爲乳母,爲舅之子,爲姑之子,爲姨之子,爲外孫,爲婿,爲妻之父母,爲兄弟孫之婦,爲同堂兄弟子之婦,爲同堂兄弟之妻,爲外孫婦,爲甥婦;婦人爲夫之曾祖、高祖父母,爲夫之叔伯祖父母,爲夫之同堂伯叔父母,爲夫兄弟之曾孫,爲夫之同堂兄弟,爲夫同堂兄弟之孫,孫女同,爲夫再從兄弟之子,爲夫兄弟之孫婦,爲夫同堂兄弟子之婦,爲夫同堂兄弟之妻,爲夫同堂姊妹,爲夫之外祖父母,爲夫之舅及姨,爲夫之祖姑及從祖姑在室者;女出嫁爲本宗叔伯祖父母,爲本宗同堂叔伯父母,爲本宗同堂兄弟之子女,爲本宗祖姑及從祖姑在室者,爲本宗同堂姊妹之出嫁者;爲人後者爲本生外祖父母。
嘉靖十八年正月,諭輔臣:“昨居喪理疾,閱《禮記·檀弓》等篇,其所著禮儀制度俱不歸一,又不載天子全儀。雖曰‘三年之喪,通乎上下’,而今昔亦有大不同者。皇祖所定,未有全文,每遇帝后之喪,亦未免因仍爲禮。至於冠裳衰絰,所司之制不一,其與禮官考定之。自初喪至除服,冠裳輕重之制具爲儀節,俾歸至當。”於是禮部議喪服諸制奏之。帝令更加考訂,畫圖註釋,並祭葬全儀,編輯成書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