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千金要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被譽爲中國最早的臨牀百科全書,共30卷,是綜合性臨牀醫著。唐朝孫思邈所著,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小腸腑脈論第一

論曰:小腸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於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也,號監倉吏,重二斤十四兩,長二丈四尺,廣二寸四分,《難經》、《甲乙》雲:長二丈二尺,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後附脊,左回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臍上,回運環返十六曲,常留水谷二斗四升,其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谷,應主二十四氣也。《難經》雲: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甲乙》雲:受三鬥三合合之太半。脣厚,人中長,以候小腸。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耳前熱,若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滑者,《脈經》作陷,《甲乙》同此其候也。


少腹控睾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繫。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動肝肺,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與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臍痹,小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搶心,刺手心主,治陰,心主在掌後橫紋中入一分。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熱痹,小腸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治陽,手太陽在手小指外側本節陷中。


小腸有寒,其人下重,便膿血,有熱,必痔。


小腸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


小腸脹者,少腹脹,引腹而痛。


心前受病,移於小腸。心咳不已,則氣與咳俱出。


厥氣客於小腸,夢聚邑街衢。


心應皮,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


扁鵲雲:手少陰與太陽爲表裏,所以表清裏濁,清實濁虛,故食下腸實而胃虛,故腑實而不滿。實則傷熱,熱則口張,口爲之生瘡;虛則傷寒,寒則便泄膿血,或發裏水,其根在小腸,先從腹起,方在治水篇中。


小腸絕不治,六日死。何以知之,發直如干麻,不得屈伸,白汗不止。


手太陽之脈,是動則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經脈支別已見心臟部中。


千金方-小腸腑脈論第一-相關圖片

千金方 小腸腑脈論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