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要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被譽爲中國最早的臨牀百科全書,共30卷,是綜合性臨牀醫著。唐朝孫思邈所著,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論曰:凡肉極者主脾也,脾應肉,肉與脾合,若脾病則肉變色。又曰至陰遇病爲肌痹,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體癢淫淫,如鼠走其身上,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鼻端色黃,是其相也。凡風氣藏於皮膚,肉色則敗,以季夏戊己日傷於風爲脾風。脾風之狀,多汗,陰動傷寒,寒則虛,虛則體重怠墮,四肢不欲舉,不嗜飲食,食則咳,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不可以動轉,名曰厲風,裏虛外實。若陽動傷熱,熱則實,實則人身上如鼠走,脣口壞,皮膚色變,身體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名曰惡風。而須決其綱紀,知其終始,陰陽動靜,肉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能治其病者,風始入肉皮毛肌膚筋脈之間,即須決之,若入六腑五臟,則半死矣。
扁鵲曰:肉絕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皮膚不通,外不得泄。凡肉應足太陰,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肌肉,脣反者氣盡則肉先死,使良醫妙藥終不治也。
治肉熱極,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爲脾風。風氣藏於皮膚,肉色敗,鼻見黃色,麻黃止汗通肉解風痹湯方
麻黃 枳實 細辛 白朮 防己各三兩,一作防風 生薑 附子各四兩 甘草 桂心各二兩 石膏八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麻黃,去沫,下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肉極虛熱,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開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西州續命湯方
麻黃 生薑各三兩 當歸 石膏各二兩 芎 桂心 甘草 黃芩 防風 芍藥各一兩 杏仁四十枚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九升先煮麻黃,除沫,下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日再。
治肉極熱則身體津液脫,腠理開,汗大泄,厲風氣,下焦腳弱,越婢湯 方出第七卷中。
治肉熱極則體上如鼠走,或如風痹,脣口壞,皮膚色變,石南散 主諸風大病方
石南三十銖 署預 天雄 桃花一作桃仁 甘菊花 芍藥各一兩,一本作甘草 黃芪十八銖 山茱萸一兩十八銖 真珠十八銖 石膏二兩 升麻 萎蕤各一兩半
上十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再,食後服。
治肉極虛寒爲脾風,陰動傷寒,體重怠墮,四肢不欲舉,關節疼痛,不嗜飲食,虛極所致,大黃芪酒方
黃芪 桂心 巴戟天 石斛 澤瀉 茯苓 柏子仁 乾薑 蜀椒各三兩 防風 獨活 人蔘各二兩 天雄 芍藥 附子 烏頭 茵芋 半夏 細辛 白朮 黃芩 栝樓根 山茱萸各一兩
上二十三味㕮咀,絹袋貯,以清酒三鬥漬之,秋冬七日,春夏三日,初服三合,漸漸加,微痹爲度,日再。
治肉極虛寒,卒中風,口噤不能言,四肢緩縱,偏攣急痛,注五臟,恍惚,喜怒無常,手腳不隨方
獨活 茵芋 黃芩各三兩 甘草 防風 芍藥 芎 麻黃 葛根各二兩 人蔘一兩 烏頭三枚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竹瀝四升合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