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

《千金要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被譽爲中國最早的臨牀百科全書,共30卷,是綜合性臨牀醫著。唐朝孫思邈所著,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噎塞第六

五噎丸


主胸中久寒,嘔逆,逆氣,食飲不下,結氣不消方。《古今錄驗》雲:五噎者、氣噎憂噎勞噎食噎思噎。氣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噦不徹,胸脅苦痛;憂噎者,天陰苦厥逆,心下悸動,手足逆冷;勞噎者,苦氣膈,脅下支滿,胸中填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溫;食噎者,食無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動,喜忘,目視䀮䀮。此皆憂恚嗔怒,寒氣上入胸脅所致也。


乾薑 蜀椒 食茱萸 桂心 人蔘各五分 細辛 白朮 茯苓 附子各四分 橘皮六分


右十味末之,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三丸,日三服,不知,稍加至十丸。


五噎丸


主五種之氣皆令人噎方。


人蔘 半夏 桂心 防風一作防葵 小草 附子 細辛 甘草各二兩 紫菀 乾薑 食茱萸 芍藥 烏頭各六分 枳實一兩


上十四味末之,蜜丸。以酒服如梧子五丸,日三,不知,加至十五丸。烏頭半夏相反,但去一味合之。


竹皮湯


治噎聲不出方。


竹皮一方用竹葉 細辛各二兩 甘草 生薑 通草 人蔘 茯苓 麻黃 桂心 五味子各一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煮竹皮,減二升,去竹皮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乾薑湯


主飲食輒噎方


乾薑 石膏各四兩 栝樓根《集驗》作桔梗 人蔘 桂心各二兩 半夏一升 吳茱萸二升 小麥一升 甘草一兩 赤小豆三十粒


上十味㕮咀,以酒五升、水一斗煮棗二十枚,去滓,合煮取三升,分三服。《集驗》名半夏湯。


通氣湯


主胸滿氣噎方。


半夏八兩 生薑六兩 桂心三兩 大棗三十枚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服。


羚羊角湯


治氣噎不通,不得食方。


羚羊角 通草 橘皮各二兩 厚朴 乾薑 吳茱萸各三兩 烏頭五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杏仁 桂心各三兩


上二味末之,蜜丸如棗大。稍稍咽之,臨食先含彌佳。


治卒噎方


滿口著蜜食之,即下。


又方 捻取飯盆邊零飯一粒食之,即下。


又方 刮舂杵頭細糠含之,即下,神驗。


治諸噎方


常食幹粳米飯,即不噎。


又方 末火炭,蜜丸如彈子大,含,少少咽,即下。


又方 老牛涎棗核大,水中飲之,終身不復噎。


論曰:凡療病者,皆以其類。至如治哽之法,豈宜以鸕鶿主骨哽,狸虎治魚哽耶。至於竹篾薤白嚼筋綿蜜等事,乃可通爲諸哽用耳。


治諸哽方


取鹿筋漬之令濡,合而縈之,大如彈丸,以線系之,持筋端吞之入喉,推至哽處,徐徐引之,哽著筋出。


又方 作竹篾刮令滑,綿裹納咽中,令至哽處,可進退引之,哽即隨出。


又方 用綿二兩,以蜜煎使熱的的爾,從外薄哽所在處,灼瓠以熨綿上。若故未出,復煮一段綿以代前,並以皂莢屑少少吹鼻中,使得嚏,哽出。《肘後方》雲:治哽百日不出者。


又方 煮薤白令半熟,小嚼之,以線系薤中央,捉線吞薤下喉至哽處,牽引,哽即出矣。


治哽咽方


以虎骨末若狸骨,服方寸匕。


又方 瞿麥末,服方寸匕。


治魚骨哽方


鸕鶿屎服方寸匕。


又方 口稱鸕鶿鸕鶿,則下。


又方 服橘皮湯。


又方 服沙糖水。


又方 燒魚網灰,服方寸匕。《必效方》雲:取魚網覆頭立下。


治骨鯁在喉,衆治不出方 取飴糖丸如雞子黃,吞之,不去更吞,漸大作丸,可至十丸止。


又方 燒虎狼屎,服之。


又方 吞豬膏如雞子,不瘥更吞,瘥止。


治食中吞發,咽不去繞喉方 取亂髮燒末,酒服一錢匕。


治吞錢方


艾蒿五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即下。


又方 末火炭,酒服方寸匕,水服亦得。


又方 服蜜二升,即出。


治吞金銀鐶及釵方


白糖二斤一頓漸漸食之,多食益佳也。


又方 吞水銀一兩,再服之。


誤吞鐶及指彄方 燒雁毛二七枚末,服之。鵝羽亦得。


誤吞釵方 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或生麥葉筋縷如韭法,皆可用,但力意多食自消。


誤吞銅鐵而哽者方 燒銅弩牙令赤,納酒中,飲之,立愈。


誤吞釘針及箭鏃等方 但多食脂肥肉令飽,自裹出。


治誤吞針方


取懸針磁石末,飲服方寸匕,即下。《古今錄驗》雲:今吞針在喉中,而服磁石末入腹,若含磁石口中或吸針出耳。


千金方-噎塞第六-相關圖片

千金方 噎塞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