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宋史》全書有本紀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共計496卷,約500萬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高宗六
八年春正月戊子朔,帝在建康。丙申,減臨安府夏稅折輸錢。戊戌,張守罷。 辛丑,僞齊知壽州宋超率兵民來歸。蔡州提轄白安時殺金將兀魯,執其守劉永壽來 降。詔以方議和好,禁沿海州郡遣人過淮招納。丁未,大閱張俊軍。戊申,以兵部 侍郎胡世將爲四川安撫制置使。二月戊午,劉錡入見。減建康府夏稅折輸錢,蠲民 戶逋租、和市科調。庚申,日中有黑子。以呂頤浩爲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行宮留守。 壬戌,岳飛乞增兵,不許。癸亥,帝發建康。丙寅,以胡安國《春秋傳》成書,進 寶文閣直學士。戊寅,帝至臨安。己卯,以戶部尚書章誼爲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行 宮留守,呂頤浩爲醴泉觀使。甲申,減紹興府和市絹萬匹。
三月己丑,以知南外宗正事仲儡嗣濮王。庚寅,以禮部尚書劉大中參知政事, 兵部尚書王庶爲樞密副使。壬辰,復以秦檜爲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 密使。甲午,陳與義罷。戊戌,增夔州路路分都監一員,修治關隘,練義兵。己亥, 蠲農器及牛稅。以李天祚爲靜海軍節度使、交趾郡王。壬寅,定以故相韓忠彥配享 徽宗廟廷。丁未,蠲所過州縣民積欠稅賦。戊申,蠲江西、湖南諸州月椿錢各萬緡。 己酉,命考覈川、陝宣撫司便宜所授官,冒濫尤甚者悉與裁減。
夏四月庚申,初置戶部和糴場於臨安。壬戌,遣王庶巡視江、淮邊防。丁丑, 復置六路發運司。癸未,詔三衙管軍輪宿禁中。
五月庚戌,詔鎮江府募橫江軍千人。竄內侍羅亶於海島。庚子,禁貧民不舉子, 其不能育者給錢養之。壬寅,貶劉子羽爲單州團練副使、漳州安置。丁未,金國使 烏陵思謀、石慶充與王倫等偕來。戊申,以資政殿學士葉夢得爲江東安撫制置大使。 己酉,王庶至淮南,檄張宗顏將兵七千屯廬州,巨師古三千屯太平州,分韓世忠軍 屯泗州及天長縣。
六月壬戌,賜衍聖公孔玠衢州田五頃,奉先聖祠事。癸亥,趙鼎上《重修哲宗 實錄》。壬申,賜禮部進士黃公度以下三百九十五人及第、出身。王庶自淮南還入 見。乙亥,以中護軍統制張宗顏知廬州,命劉錡率兵移屯鎮江府。丁丑,烏陵思謀、 石慶充入見。
秋七月乙酉朔,覆命王倫及藍公佐奉迎梓宮。錄司馬光曾孫伋補承務郎。辛亥, 彗出東方。
八月戊午,詔:“日者遣使報聘鄰國,期還梓宮。尚慮邊臣未諭,遂馳戎備, 以疑衆心。其各嚴飭屬城,明告部曲,臨事必戒,無忘捍禦。”甲子,蠲江東路月 椿錢萬三千緡有奇。丁丑,彗滅。遣監察御史李寀宣諭江西,措置盜賊。
冬十月丁巳,劉大中罷。甲戌,趙鼎罷。乙亥,日中有黑子。丁丑,金國使張 通古、蕭哲與王倫皆來。韓世忠乞奏事行在,不許。戊寅,樞密副使王庶乞免籤書 和議文字,累疏求去,不許。
十一月甲申,以翰林學士承旨孫近參知政事。丙戌,遣大理寺丞薛倞、朱斐詣 廣南路決滯獄。戊戌,王倫入見。己亥,復以倫爲國信計議使,中書舍人蘇符副之, 符辭以疾。庚子,以孫近兼權同知樞密院事。辛丑,詔:“金國遣使入境,欲朕屈 己就和,命侍從、臺諫詳思條奏。”從官張燾、晏敦復、魏矼、曾開、李彌遜、尹 焞、梁汝嘉、樓炤、蘇符、薛徽言、御史方廷實皆言不可。甲辰,王庶罷。辛亥, 以樞密院編修官胡銓上書直諫,斥和議,除名、昭州編管。壬子。改差監廣州都鹽 倉。十二月甲寅,以趙鼎爲醴泉觀使。乙卯,以宗正少卿馮楫爲國信計議副使。己 未,以吏部尚書李光參知政事。戊辰,王倫言金使稱“詔諭江南”,其名不正。秦 檜以未見國書,疑爲封冊。帝曰:“朕嗣守祖宗基業,豈受金人封冊。”癸酉,館 職胡珵、朱鬆、張擴、凌景夏、常明、範如圭上書,極論不可和。甲戌,以端明殿 學士韓肖胄籤書樞密院事。乙亥,命肖胄等爲金國奉表報謝使。丙子,張通古、蕭 哲至行在,言先歸河南地,徐議餘事。以監察御史施廷臣爲侍御史,權吏部尚書張 燾、侍郎晏敦復以廷臣主和議而升用,執奏不行。御史中丞勾龍如淵、右諫議大夫 李誼、殿中侍御史鄭剛中凡再至都堂,及宰執議取國書。丁丑,詔:“金國使來, 盡割河南、陝西故地,通好於我,許還梓宮及母兄親族,餘無需索。令尚書省榜諭。” 庚辰,帝不御殿。以方居諒陰,難行吉禮,命秦檜攝冢宰,受書以進。是月,虛恨 蠻犯嘉州忠鎮砦。是歲,始定都於杭。
九年春正月壬午朔,帝在臨安。丙戌,以金國通和,大赦。河南新復州軍官吏 並不易置,蠲其民租稅三年,徭役五年。以王倫同籤書樞密院事,充奉護梓宮、迎 請皇太后、交割地界使。戊子,遣判大宗正事士亻褭、兵部侍郎張燾詣河南修奉陵 寢。庚寅,賜劉光世號和衆輔國功臣,張俊加少傅、安民靖難功臣,韓世忠爲少師, 張浚復左宣奉大夫。辛卯,以尹焞爲徽猷閣待制、提舉萬壽觀兼侍讀,焞力辭不拜。 壬辰,加岳飛、吳玠並開府儀同三司,楊沂中太尉。癸巳,建皇太后宮。甲午,金 宿州守臣趙榮來歸。丙申,金主詔諭河南諸州以割地歸我之意。改發運經制司爲經 制司,命戶部長貳一人領使,仍置副或判官。戊戌,以王倫爲東京留守,郭仲荀爲 副,戶部侍郎梁汝嘉兼江、淮、荊、浙、閩、廣路經制使,司農卿霍蠡爲判官。己 亥,以吳玠爲四川宣撫使。
二月癸丑,以徽猷閣待制周聿爲陝西宣諭使,監察御史方廷實宣諭三京、淮北。 丁巳,以郭仲荀爲太尉、東京同留守。慕洧寇環州。戊午,以知金州郭浩爲陝西宣 撫判官。壬戌,以李綱爲湖南路安撫大使,張浚知福州,尋復資政殿大學士,爲福 建路安撫大使。命周聿、方廷實蒐訪隱士。甲子,均定諸州縣月樁錢。己巳,以郭 浩爲陝西宣諭使。壬申,命修《徽宗實錄》。癸酉,詔盜賊已經招安而復嘯聚者, 發兵加誅毋赦。是月,日中有黑子,月餘乃沒。江西統制官李貴以其軍歸楊沂中。
三月丁亥,以和州防禦使璩爲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丙申,王倫受地於金, 得東西南三京、壽春、宿、亳、曹、單州及陝西、京西之地。兀還祁州。己亥, 分河南爲三路,廢拱州。辛丑,以翰林學士樓炤籤書樞密院事。甲辰,僞齊知開封 府鄭億年上表待罪,召赴行在。丁未,正僞齊所改州縣名。是春,夏人陷府州。
夏四月庚戌朔,呂頤浩薨。辛亥,命樓炤宣諭陝西諸路。壬午,金鄜延路經略 使關師古上表待罪,命知延安府。癸丑,落趙鼎奉國軍節度使爲特進,仍知泉州。 金陝西諸路節制使張中孚上表待罪,命爲檢校少保、寧國軍節度使、知永興軍、節 制陝西諸路軍馬。甲子,以觀文殿學士孟庾爲西京留守,資政殿學士路允迪南京留 守。丙寅,金秦鳳經略使張中彥上表待罪,命知渭州。以孫近兼權同知樞密院事。 壬申,移壽春府治淮北舊城。癸酉,詔新復諸路監司、帥臣按劾官吏之殘民者。韓 世忠、張俊入見。
五月庚寅,奉迎東京欽先、孝思殿累朝御容赴臨安。辛卯,覆命江、淮守臣二 年爲任。乙未,復置淮東提舉茶鹽司。癸卯,復召募耆長法。丙午,鄜延副將李世 輔部兵三千自鳳翔來歸,賜名顯忠。
六月庚戌,皇后邢氏崩於五國城。辛亥,夏國主乾順卒。壬子,樓炤以東京見 卒四千四百人爲忠銳三將。庚申,盜入邵武軍。壬戌,以新復州縣官吏懷不自安, 降詔開諭。己巳,吳玠薨。壬申,樓炤承製以李顯忠爲護國軍承宣使、樞密行府前 軍都統制,率部兵及夏國招撫使王樞赴行在。癸酉,澧州軍事推官韓紃坐上書論講 和非計,送循州編管。乙亥,以孟庾兼東京留守。王倫自東京赴金國議事。樓炤承 制以楊政爲熙河經略使,吳璘爲秦鳳經略使,仍並聽四川宣撫司節制;郭浩爲鄜延 經略使、同節制陝西軍馬。丙子,分宣撫司兵四萬人出屯熙、秦,六千人隸郭浩, 留吳玠精兵二萬人屯興元府、興、洋二州。戊寅,置錢引務於永興軍。是月,撫州 鈐轄伍俊謀據桃源復叛,湖北安撫薛弼召誅之。
秋七月甲申,以文臣爲新復諸縣令。丙戌,東京耆老李茂松、寇璋等二百人奉 表稱賀,皆引見,補官遣還。復置都水南、北丞各一員。丁亥,金人拘王倫於中山。 丙申,命詳驗劉豫僞官,換給告身。乙巳,給還僞齊所沒民間資產。以胡世將兼權 主管四川宣撫司。
八月己酉,復淮南諸州學官。庚戌,賜陝西諸軍冬衣,絹十五萬匹。命前川、 陝宣撫司便宜所補官,限一年自陳,換給告身。丙辰,金國以撻懶主和割地,疑其 二心,殺之。壬戌,蠲成都、潼川路歲輸對糴等米五十四萬石、水運錢七十九萬緡。 乙丑,給新法度牒、紫衣師號錢二百萬緡付陝西市軍儲。己巳,命陝西復行鐵錢。 庚午,遣蘇符等使金賀正旦。乙亥,遣前知宿州趙榮、知壽州王威俱還金國。以關 師古爲行營中護軍前軍統制。
九月己卯,命鄜延、秦鳳、熙河路招納蕃部熟戶及陷沒夏國軍民。丙戌,封叔 士亻褭爲齊安郡王。庚寅,罷經制司,令提刑兼領常平事。甲午,名皇太后殿曰慈 寧。丙申,以威州防禦使溫濟告韓世忠陰事勒停、南劍州編管。世忠又奏欲殺之, 詔移萬安軍。己亥,郭仲荀率東京兵五千至鎮江。
冬十月辛亥,詔侍從官各舉所知二人。王倫見金主於御林子,被拘於河間,遣 其副藍公佐先歸。甲寅,王樞入見,並其俘百九十人皆縱遣還夏國。己未,蠲階、 成、岷、鳳四州民稅之半。戊辰,慈寧宮成。甲戌,日中有黑子。丙子,賜李顯忠 軍錢十萬緡。是月,岳飛入見。十一月戊寅朔,賜吳玠家錢三萬緡,以其弟璘爲龍 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申命刑部大理官編次刑名斷例。癸未,嗣濮王仲儡薨。己丑, 詔三省官屬詳覆在京通用令。追復張所爲直龍圖閣。
十二月甲寅,命續編《紹興因革禮》。甲子,李光罷。戊辰,命續修《元豐會 要》。兀留蘇符等於東京,謀復取河南。
十年春正月丙戌,遣莫將等充迎護梓宮、奉迎兩宮使。辛卯,李綱薨。甲辰, 以顯謨閣直學士、提舉醴泉觀鄭億年復資政殿學士,奉朝請。
二月戊申,命陝西復募蕃漢弓箭手。詔贓吏罪抵死,情犯甚者,奏取旨。辛亥, 雨雹。以劉錡爲東京副留守,李顯忠南京副留守。壬子,命兩宗正官各舉所知宗室 二人。癸丑,展省試期一年。壬戌,詔新復州軍蒐舉隱逸,諸路經理屯田。丁卯, 罷史館,以日曆歸祕書省,置監修國史官。以孟庾知開封府,爲東京留守;仇悆知 河南府、西京留守。癸酉,罷吏部審量宣和濫賞。
三月甲申,封閼伯爲商丘宣明王。戊子,增印錢引五百萬緡,付宣撫司市軍儲。 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將屢言金人必渝盟,宜爲備。己丑,罷諸路增置稅場。韓世忠、 張俊入見。始罷內教。復營建康行宮。丙申,蘇符自東京還。丁酉,命川、陝宣撫 司軍事不及待報者,聽隨宜措置。己亥,以郭浩知永興軍兼節制陝西諸路軍馬,楊 政徙知興元府。是月,命胡世將與夏人議入貢,夏人不報。
夏四月丙午,訪求亡逸曆書及精於星曆者。辛酉,以張中孚爲醴泉觀使,中彥 提舉祐聖觀,趙彬爲兵部侍郎。癸亥,命部使者歲舉廉吏一人。庚午,復四川諸州 學官。壬申,韓肖胄罷。五月己卯,金人叛盟,兀等分四道來攻。甲申,名徽宗 御製閣曰敷文。乙酉,兀入東京,留守孟庾以城降,知興仁府李師雄、知淮寧府 李正民及河南諸州繼降。丙戌,金人陷拱州,守臣王慥死之。撒離曷自河中趨永興 軍,陝西州縣官皆降。丁亥,金人陷南京,留守路允迪降。劉錡引兵至順昌府。己 醜,金人陷西京,留守李利用、副總管孫暉皆棄城走,鈐轄李興率兵拒戰,不克。 辛卯,胡世將自河池遣涇原經略使田晟以兵三千人迎敵金人。京、湖宣撫司忠義統 領李寶敗金人於興仁府境上。癸巳,知亳州王彥先叛降於金。金人陷永興軍,趨鳳 翔。丁酉,命胡世將移陝西之右護軍還屯蜀口。以福建、廣東盜起,命兩路監司出 境共討。己亥,命劉光世爲三京招撫處置使,以援劉錡。庚子,以吳璘同節制陝西 諸路軍馬,聽胡世將便宜黜陟、處置軍事。辛丑,金人犯鳳翔府之石壁砦,吳璘遣 統制姚仲等拒卻之。金人圍耀州,郭浩遣兵救之,金兵解去。壬寅,金人圍順昌府, 三路都統葛王褒以大軍繼至,劉錡力戰,敗之。
六月甲辰朔,以韓世忠太保,張俊少師,岳飛少保,併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乙巳,劉錡遣將閻充戰敗金人於順昌之李村。丙午,命兩浙、江東、福建諸州團結 弓弩手。以仇悆爲沿海制置使。詔將佐士卒能立奇功者,賞以使相節鉞官告,臨軍 給受。丁未,罷建康府行宮營繕。戊申,以劉錡爲沿淮制置使。己酉,吳璘遣統制 李師顏等戰敗金人於扶風,拔之。壬子,兀及宋叛將孔彥舟、酈瓊、趙榮等帥衆 十餘萬攻順昌府,劉錡率將士殊死戰,大敗之。初,秦檜奏命錡擇利班師,錡不奉 詔,戰益力,遂能以寡勝衆。乙卯,順昌圍解,兀還。以知平江府梁汝嘉兼浙西 沿海制置使。丙辰,岳飛將牛皋及金人戰於京西,敗之。己未,劉光世進軍和州。 郭浩遣統制鄭建充攻破金人於醴州,復其城。壬戌,詔諸司錢物量留經費外,悉發 以贍軍。樓炤以父喪去位。甲子,撒離曷攻青溪嶺,鄜延經略使王彥率兵戰敗之, 撒離曷還屯鳳翔。命士亻褭主奉濮王祠事。張俊遣左護軍都統制王德援劉錡,德暫 至順昌,值圍已解,復還廬州。遣司農少卿李若虛詣岳飛軍諭指班師,飛不聽。丙 寅,下詔撫諭順昌府官吏兵民。庚午,以劉錡爲武泰軍節度使、侍衛馬軍都虞候。 韓世忠遣統制王勝、背嵬將成閔率兵至淮陽軍南,與金人遇,擊敗之。是月,金人 圍慶陽府,權守臣宋萬年固守,金人不能下。岳飛領兵援劉錡,與金人戰於蔡州, 敗之,復蔡州。
閏月癸酉朔,張俊遣統制宋超敗金人於永城縣朱家村。甲戌,追孟庾、路允迪 官,徙家屬遠郡。丙子,詔三衙管軍及觀察使已上,各舉智略勇猛、材堪將帥者二 人。金人犯涇州,守臣曲汲棄城去,經略使田晟率兵來救,金人敗走。甲申,晟及 金人再戰於涇州,敗之,金人引歸鳳翔。乙酉,降陝西雜犯死罪,釋流以下囚。丙 戌,以胡世將爲端明殿學士,吳璘爲鎮西節度使,楊政武當節度使,郭浩奉國節度 使。王德攻金人於宿州,夜破之,降其守馬秦。丁亥,詔釋順昌府流以下囚,再復 租稅二年,守禦官吏進官一等。己丑,永興軍鈐轄傅忠信等與金人戰於華陰縣,敗 之。壬辰,岳飛遣統制張憲擊金將韓常於潁昌府,敗之,復潁昌。丙申,張憲復淮 寧府。丁酉,趙鼎分司、興化軍居住。岳飛遣統制郝晸等與金人戰於鄭州北,復鄭 州。李興復汝州,與金人戰於河清縣,敗之,復伊陽等八縣,李成遁去。韓世忠遣 統制王勝、王權攻海州,克之,執其守王山。戊戌,張俊率統制宋超等及王德兵會 於城父縣,酈瓊及葛王褒遁去,遂復亳州。己亥,金人救海州,王權等逆戰,敗之, 復懷仁縣。庚子,張俊棄亳州,引軍還壽春。再貶趙鼎漳州居住,又貶清遠軍節度 副使、潮州安置。
秋七月癸卯,岳飛遣將張應、韓清入西京,會李興復永安軍。丙午,以御史中 丞王次翁參知政事。己酉,岳飛及兀戰於郾城縣,敗之。庚戌,曲赦海州。永興 軍統領辛鎮及金人戰於長安城下,敗之。癸丑,以楊沂中爲淮北宣撫副使,劉錡爲 判官。甲寅,岳飛遣統制楊再興、王蘭等擊金人於小商橋,皆戰死。乙卯,金人攻 潁昌,岳飛遣將王貴、姚政合兵力戰,敗之。壬戌,飛以累奉詔班師,遂自郾城還, 軍皆潰,金人追之不及。潁昌、蔡、鄭諸州皆復爲金有。甲子,以釋奠文宣王爲大 祀。乙丑,增收州縣頭子錢爲激賞費。金人圍淮寧府,趙秉淵棄城南歸。辛未,金 人犯盭厔縣,王俊逆戰於東洛谷,卻之。
八月壬申朔,以張九成、喻樗、陳剛中、凌景夏、樊光遠、毛叔度、元盥等七 人嘗不主和議,皆降黜之。乙亥,韓世忠圍淮陽軍,不克。庚辰,金人及酈瓊合兵 駐於千秋湖陵,韓世忠遣統制劉寶等夜襲破之。壬午,李成犯西京,李興擊卻之。 楊沂中軍於宿州。丙戌,以郭浩知夔州。丁亥,楊沂中自宿州夜襲柳子鎮,軍潰, 遂自壽春府渡淮歸,金人屠宿州。甲午,川、陝宣撫司統領王喜等遇金人於汧陽縣, 敗之。
九月壬寅朔,遣起居舍人李易諭韓世忠罷兵。時秦檜專主和議,諸大帥皆還鎮。 丁未,楊政遣統制楊從儀夜襲金人於鳳翔府,敗之。戊申,金人復入西京,李興棄 城去。庚戌,合祀天地於明堂,大赦。辛酉,臨安火。戊辰,以郭浩知金州,節制 陝西、河東軍馬兼措置河東忠義軍。是秋,知代州王忠植舉兵復石、代等十一州。
冬十月癸酉,復張浚觀文殿大學士。甲戌,以王忠植爲建寧軍承宣使、河東路 經略安撫使。戊寅,秦檜上《重修紹興在京通用敕令格式》。庚辰,金人犯慶陽府, 守臣宋萬年以城降。辛卯,金人犯陝州,吳琦率兵迎擊,敗之。庚子,金人襲洮州, 攻鐵城堡,統制孔文清、惠逢擊敗之。是月,劉錡入見。胡世將命王忠植救慶陽, 叛將趙惟清執之降於金,忠植不屈而死。
十一月丁未,金將合喜復犯陝州,吳琦擊卻之。又犯寶溪縣,統制楊從儀敗之。 壬子,以令爲保寧軍節度使。是月,宜章洞民駱科叛,犯桂陽、郴、道、連、賀諸 州,命發大兵討之。十二月壬午,上皇太后冊寶於慈寧殿。丁亥,贈王忠植奉國軍 節度使,諡義節。辛卯,起諸路耆長役錢隸總制司,專給軍用。是月,楊沂中引兵 還行在。
十一年春正月癸卯,鳳翔統制楊從儀敗金人於渭南。庚戌,張浚入見。乙卯, 金人犯壽春府,守臣孫暉、統制雷仲合兵拒之。丁巳,壽春陷,暉、仲棄城去。己 未,劉錡自太平州率兵二萬援淮西。庚申,金人渡淮。辛酉,雨雹。乙丑,劉錡至 廬州還。丙寅,兀陷廬州。戊辰,金人陷商州,守臣邵隆棄城去。己巳,命楊沂 中引兵赴淮西,岳飛進兵江州。
二月癸酉,張俊遣王德渡江,屯和州,金人退屯昭關。邵隆破金人於洪門,復 商州。乙亥,金人復來爭和州,張俊敗之。命韓世忠以兵援淮西。丙子,趣岳飛會 兵蘄、黃。王德等敗金人於含山縣東。己卯,統制關師古、李橫擊敗金人於巢縣, 復之。庚辰,岳飛發鄂州。辛巳,知泰州王奐兼通、泰二州制置使。癸未,王德、 田師中等擊破金人,復含山縣,奪昭關。劉錡自東關擊敗金人於青溪。甲申,金人 復犯昭關,王德等又敗之。李顯忠遣統領崔皋擊敗金人於舒城縣。丁亥,楊沂中、 劉錡等大敗兀軍於柘皋。己丑,兀親率兵逆戰於店步,沂中等又敗之,乘勝逐 北,遂復廬州。是月,虔、吉州盜賊悉平。
三月庚子朔,張俊進鬻田及賣度牒錢六十三萬緡助軍用。壬寅,韓世忠引兵趨 壽春。癸卯,復張俊特進。金人圍濠州。岳飛發舒州。甲辰,張俊、楊沂中、劉錡 議班師,乙巳,沂中、錡先行,俊以輕兵留後。丙午,詔釋淮西雜犯死罪以下囚。 丁未,金人陷濠州,執守臣王進,夷其城,鈐轄邵青死之。戊申,張俊遣楊沂中、 王德入濠州,遇金伏兵,敗還。己酉,韓世忠至濠州,不利而退。辛亥,岳飛次定 遠縣,聞金兵退,還屯舒州。楊沂中歸行在。壬子,金人渡淮北歸。癸丑,張俊歸 建康府。丁巳,劉錡歸太平州。甲子,行營統制張彥及金人遇於汧陽之劉坊砦,第 八將張宏戰沒。
夏四月丙子,復收免行錢。己卯,孫近罷。辛巳,以王次翁兼權同知樞密院事。 韓世忠、張俊、岳飛相繼入覲。壬辰,以世忠、俊併爲樞密使,飛樞密副使,命三 省、樞密院官復分班奏事。乙未,張俊請以所部兵隸御前。罷三宣撫司,改統制官 爲御前統制官,各屯駐舊所。丙申,以廣西經略使胡舜陟節制廣東、湖南兵,趣討 駱科。慕容洧破新泉砦,又攻會州,將官朱勇破之。
五月辛丑,置兩淮、江東西、湖廣京西三道總領軍馬錢糧官,仍掌報發御前軍 馬文字。癸卯,賻恤戰沒將士。丁未,遣張俊、岳飛於楚州巡視邊防。召劉光世赴 行在。甲寅,命樞密行府置司鎮江,令遍行巡歷措置。庚申,加楊沂中檢校少保、 開府儀同三司。
六月乙亥,造克敵弓。加秦檜特進,進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 使。癸未,張俊、岳飛至楚州。俊以海州城不可守,毀之,遷其民,統韓世忠軍還 鎮江,惟背嵬一軍赴行在。甲申,知河南府李興部兵至鄂州,以興爲左軍統制。乙 醜,明州僧王法恩等謀反,伏誅。壬辰,劉光世罷爲萬壽觀使。
秋七月戊戌,秦檜上《徽宗實錄》,進修撰以下各一官。庚子,以翰林學士範 同參知政事。以旱,減膳祈禱,遣官決滯獄,出繫囚。丁未,加秦檜少保。甲寅, 罷劉錡兵,命知荊南府。乙卯,詔優獎永興、鳳翔、秦隴等州縣官,到任半年減磨 勘,任滿遷一官。己未,加張俊太傅。癸亥,大雨。是月,命張俊復如鎮江措置軍 務,留岳飛行在。
八月戊辰,立祚德廟於臨安,祀韓厥。甲戌,罷岳飛。乙亥,命諸王后各推年 長一人權主祀事。癸巳,胡世將起復。
九月癸卯,命軍器少監鮑琚如鄂州根括宣撫司錢穀。鄂州前軍副統制王俊告副 都統制張憲謀據襄陽爲變,張俊收憲屬吏以聞。丁未,坐監司不按贓吏罪。辛亥, 吳璘拔秦州,州將武誼降。壬子,璘率姚仲及金人戰於丁劉圈,敗之。楊政克隴州, 破岐下諸屯。郭浩復華州,入陝州。甲寅,建康大火。丙申,遣劉光遠等充金國通 問使。吳璘及金人戰於剡家灣,大敗之,遂圍臘家城。癸亥,璘自臘家城受詔班師, 楊政、郭浩皆引軍還。乙丑,邵隆復虢州,郝晸討禽駱科,斬之。
冬十月丙寅朔,金人陷泗州,遂陷楚州。丁卯,命樞密都承旨鄭剛中宣諭川、 陝。戊辰,楊政及金人戰於寶雞縣,敗之,禽通檢孛堇。乙亥,兀遣劉光遠等還。 戊寅,詔修玉牒。下岳飛、張憲大理獄,命御史中丞何鑄、大理卿週三畏鞫之。壬 午,遣魏良臣、王公亮爲金國稟議使。乙酉,虛恨蠻主歷階詣嘉州降。癸巳,韓世 忠罷爲醴泉觀使,封福國公。是月,金人陷濠州,邵隆復陝州。
十一月己亥,範同罷。責降李光爲建寧軍節度副使、藤州安置。辛丑,兀遣 審議使蕭毅、邢具瞻與魏良臣等偕來。丁未,範同分司、筠州居住。罷判大宗正事 士亻褭、同知宗正事士撙,申嚴戚里宗室謁禁。己酉,雷。壬子,蕭毅等入見,始 定議和盟誓。乙卯,以何鑄籤書樞密院事,充金國報謝進誓表使。庚申,命宰執及 議誓撰文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辛酉,以張浚爲檢校少傅、崇信軍節度使、萬 壽觀使。是月,與金國和議成,立盟書,約以淮水中流畫疆,割唐、鄧二州界之, 歲奉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詔川、陝宣撫司毋出兵 生事,招納叛亡。駱科餘黨歐幻四等復叛桂陽藍山,犯平陽縣,遣江西兵馬都監程 師回討平之。十二月丁卯,責降徽猷閣待制劉洪道爲濠州團練副使使、柳州安置。 癸酉,命尚書省置籍勾考諸路滯獄。甲戌,罷川、陝宣撫司便宜行事。乙亥,兀 遣何鑄等如會寧見金主,且趣割陝西餘地。遂命周聿、莫將、鄭剛中分畫京西唐鄧、 陝西地界。壬午,命州縣三歲一置產業簿,籍民貲財田宅以定賦役,禁受賕虧隱舊 額。丁亥,立譏察海舶條法。癸巳,賜岳飛死於大理寺,斬其子云及張憲於市,家 屬徙廣南,官屬於鵬等論罪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