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是以日記體爲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弘祖(一作宏祖,號霞客)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重要的價值。

遊顏洞記

臨安府顏洞凡三,爲典史顏姓者所開,名最著。餘一至滇省,每飯未嘗忘鉅鹿也。遂由省中南過通海縣,遊縣南之秀山。上一里半,爲灝穹宮。宮前巨山茶二株,曰紅雲殿。宮建自萬曆初,距今才六十年,山茶樹遂冠南土。又南抵臨安府。城南臨瀘江;此江西自石屏州異龍湖來,東北穿出顏洞;而合郡衆水,亦以此洞爲泄水穴也。於是覓一導遊者於城東接待寺。


顏洞大道,當循城而南,渡瀘江橋;導者從寺前隔江東北小路行,遂不得渡瀘江,東觀三溪會合處。由寺北循塘岸東行,塘東皆紅蓮覆池,密不見水。東北十五里,渡賽公橋。水自西北來,東南入瀘。又五里,上山,爲金雞哨。哨南瀘江會諸水,由此東入峽。峽甚逼,水傾其中,東抵洞口尚裏餘。望洞頂石崖雙劈,如門對峙,洞正透其下,重岡回夾之,不可得見。求土人導入,皆曰:“水漲流急,此非遊時。若兩月前水涸,可不橋而入;今即有橋,亦不能進,況無橋耶!”橋非一處,每洞中水深處,輒架木以渡。往例按君來遊,架橋費且百金,他費亦百金。


土人苦之,乘普酋兵變,託言洞東即阿迷境,叛人嚐出沒此,遂絕官長遊洞者。餘必欲一至洞門,土人曰:“須渡江南岸,隨峽入,所謂瀘江橋大道也。”始悔爲導者誤,乃舍水洞,覓南明、萬象二陸洞。從哨東下坡,覆上山登頂。東瞰峽江環峽東入,洞門即在東峽下。


餘所登山處,正與其上雙崖平對,門猶爲曲掩,但見峭崖西向,涌水東傾,搗穴吞流之勢,已無隱形矣。東北三裏,逾嶺脊下山。二里,則極東石壁回聳,如環半城,下開洞門北向。餘望之有異,從之直下,一里,抵峽中。一又一里半,抵東壁下。稍南上,洞門廓然,上大書“雲津洞”,蓋水洞中門也。遊顏洞以雲津爲奇:從前門架橋入,出後門,約四五里,暗中傍水行,中忽闢門延景,其上又絕壁迴環,故自奇絕。餘不能入其前洞,而得之重崿絕巚間,且但知萬象、南明,不復知有云津也,誠出餘意外。遂瞰洞而下。洞底水從西南穴中來,盤門內而東,復入東南穴去。餘下臨水湄,徑之,水闊三丈,洞高五六丈,而東西當門透明處,徑可二十丈。但水所出入,直逼外壁,故非橋莫能行。出水西穴,漸暗不可遠窺;東爲水入穴處,稍旁拓,隔水眺之,中垂列乳柱,繽紛窈窕。覆上出洞外,上眺東南北三面,但環壁無可上。仍西出舊道,北上山。東一里,逾嶺,已陟東壁迴環上。


嶺埠中東向一里,其地南北各起層峯,石崖時突,萬象洞即在北崖上,乃導者妄謂在南崖下。直下者一里,抵南崖。一洞東向,高四丈,水從中涌出,兩崖角起,前對爲峽,水出洞破峽,勢極雄壯,蓋水洞後門也。


又東二里,抵老鼠村,執途人問之,萬象洞在西北嶺上,即前所從下山處,洞甚深,歷降而下,底與水洞通。餘欲更至洞門,晚色已合,去宿館尚十里。念此三洞,慕之數十年,趨走萬里,乃至而叛彝阻之,陽侯隔之,太陽促之,導人又誤之,生平遊屐,斯爲最厄阻礙矣!


徐霞客遊記-遊顏洞記-相關圖片

徐霞客遊記 遊顏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