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爲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國語》爲西漢劉歆的僞作。該著作記錄範圍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寺人勃鞮求見文公

初,獻公使寺人勃鞮伐公於蒲城,文公逾垣,勃鞮斬其袪。及入,勃鞮求見,公辭焉,曰:“驪姬之讒,爾射餘於屏內,困餘於蒲城,斬餘衣袪。又爲惠公從餘於渭濱,命曰三日,若宿而至。若干二命,以求殺餘。餘於伯楚屢困,何舊怨也?退而思之,異日見我。”對曰:“吾以君爲已知之矣,故入;猶未知之也,又將出矣。事君不貳是謂臣,好惡不易是謂君。君君臣臣,是謂明訓。明訓能終,民之主也。二君之世,蒲人、狄人,餘何有焉?除君之惡,唯力所及,何貳之有?今君即位,其無蒲、狄乎?伊尹放太甲而卒以爲明王,管仲賊桓公而卒以爲侯伯。乾時之役,申孫之矢集於桓鉤,鉤近於袪,而無怨言,佐相以終,克成令名。今君之德宇,何不寬裕也?惡其所好,其能久矣?君實不能明訓,而棄民主。餘,罪戾之人也,又何患焉?且不見我,君其無悔乎!”


於是呂甥、冀芮畏偪,悔納文公,謀作亂,將以己丑焚公宮,公出救火而遂殺之。伯楚知之,故求見公。公遽出見之,曰:“豈不如女言,然是吾噁心也,吾請去之。”伯楚以呂、郤之謀告公。公懼,乘馹自下,脫會秦伯於王城,告之亂故。及己丑,公宮火,二子求公不獲,遂如河上,秦伯誘而殺之。


國語-寺人勃鞮求見文公-相關圖片

國語 寺人勃鞮求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