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爲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國語》爲西漢劉歆的僞作。該著作記錄範圍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於魏獻之,獻子將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食,問誰於庭,曰:“閻明、叔褒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嘆。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一食之間而三嘆,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始至,懼其不足,故嘆。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嘆。主之既已食,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饜而已,是以三嘆。”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