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爲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國語》爲西漢劉歆的僞作。該著作記錄範圍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子期祀平王,祭以牛俎於王,王問於觀射父,曰:“祀牲何及?”對曰:“祀加於舉。天子舉以大牢,祀以會;諸侯舉以特牛,祀以太牢;卿舉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舉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魚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魚。上下有序,則民不慢。”
王曰:“其小大何如?”對曰:“郊禘不過繭栗,烝嘗不過把握。”王曰:“何其小也?”對曰:“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純、二精、三牲、四時、五色、六律、七事、八種、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百姓、千品、萬官、億醜,兆民經入畡數以奉之,明德以昭之,和聲以聽之,以告遍至,則無不受休。毛以示物,血以告殺,接誠拔取以獻具,爲齊敬也。敬不可久,民力不堪,故齊肅以承之。”
王曰:“芻豢幾何?”對曰:“遠不過三月,近不過浹日。”王曰:“祀不可以已乎?”對曰:“祀所以昭孝息民、撫國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久而不振,生乃不殖。其用不從,其生不殖,不可以封。是以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時類、歲祀。諸侯舍日,卿、大夫舍月,士、庶人舍時。天子遍祀羣神品物,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禮,士、庶人不過其祖。日月會於龍(豕尨),土氣含收,天明昌作,百嘉備舍,羣神頻行。國於是乎蒸嘗,家於是乎嘗祀,百姓夫婦擇其令辰,奉其犧牲,敬其粢盛,潔其糞除,慎其採服,禋其酒醴,帥其子姓,從其時享,虔其宗祝,道其順辭,以昭祀其先祖,肅肅濟濟,如或臨之。於是乎合其州鄉朋友婚姻,比爾兄弟親戚。於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讒慝,合其嘉好,結其親暱,億其上下,以申固其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牛、刲羊、擊豕,夫人必自舂其盛。況其下之人,其誰敢不戰戰兢兢,以事百神!天子親舂禘郊之盛,王后親繰其服,自公以下至於庶人,其誰敢不齊肅恭敬致力於神!民所以攝固者也,若之何其舍之也!”
王曰:“所謂一純、二精、七事者,何也?”對曰:“聖王正端冕,以其不違心,帥其羣臣精物以臨監享祀,無有苛慝於神者,謂之一純。玉、帛爲二精。天、地、民及四時之務爲七事。”王曰:“三事者,何也?”對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王曰:“所謂百姓、千品、萬官、億醜、兆民經入畡數者,何也?”對曰:“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是爲百姓。姓有徹品,十於王謂之千品。五物之官,陪屬萬爲萬官。官有十醜,爲億醜。天子之田九畡,以食兆民,王取經入焉,以食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