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是宋代著名的類書,爲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成書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覽》採以羣書類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門而編爲千卷,所以初名爲《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所以又更名爲《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爲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萬象。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春中
《史記》曰:孝惠帝曾春出遊離宮,叔孫生曰:"古者有春嘗果,今方櫻桃熟,願陛下因取櫻桃獻宗廟。"上乃許之。諸果獻由此興也。
又曰:正月爲端月。(端,首也。《春秋左傳》曰:履端於始。)
又:《天官書》曰:明庶風居東方,明庶,明衆物盡出也。二月律中夾鍾者,言萬物陰陽相夾廁也。其於十二子爲卯,卯之爲言萬物茂也。其於十母爲甲乙,甲者,萬物剖孚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南至於氐,氐者,言萬物皆至也。
又曰:漢武帝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祠到明而終,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使童子童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皓,(西方少昊。)冬歌玄冥。
《漢書》曰:孟春之月,羣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聲以聞於天子。
又曰:王溫舒事張湯爲酷吏,及爲河內太守,及春,溫舒頓足曰:"嗟呼!令冬益展一月,足了吾事矣。"其不愛人如此也。
又曰:宣帝時,魏相奏請明經通知陰陽者四人,各主一時,時至明言所職以和陰陽,如高祖時,令謁者趙堯舉春,李辭舉夏,倪陽舉秋,貢禹舉冬之類。宣帝從之。
《東觀漢記》曰:章帝行幸,敕御史司空,道橋所過歷樹木,方春月無得有所伐,輅車可引避也。
《後漢書》曰:張奐爲武威太守,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日產子及與父母同月者,悉殺之。奐示以義方,嚴加賞罰,風俗遂改,百姓爲立祠。
又曰:章帝建初三年正月,祀五帝於明堂,遂登靈臺,望雲物,赦天下。
又曰:元初二年春正月詔曰:"今人有產子者,後無算三歲;諸懷妊者,賜月養穀,復其夫勿算一歲。著以爲令。
又詔三公曰:方春生養,萬物莩甲,宜助萌芽,以育時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
又丙午詔曰:畿內七十已上,暮春赴京師,將行養老之禮。
又曰:王莽上書曰:夫三皇象春,五帝象夏,三王象秋,五伯象冬。皇王,德運也。伯者,繼空續乏以成歷數,故其道駁。
謝承《後漢書》曰:鄭弘爲臨淮太守;春行,有兩白鹿隨車夾轂而行。弘後爲太尉。
《續漢書》曰:太守常以春行縣,所至縣勸人農桑,振救乏絕。第五倫爲太守,因春行見鄭弘,奇之,署督郵。(鄭弘時爲鄒嗇夫。)
又《律曆志》曰:日行東陸謂之春。
《魏略》曰:孟康爲弘農守清平,領羣吏二百餘人,涉春遣休,常四分遣一分,無宿諾。
《晉書》曰:郭黁,(奴郎反。)西平人也,少明於《易》,仕郡主簿。張天錫末年,符氏每有西伐之問,太守趙凝使黁筮之。黁曰:"若郡內二月十五日失囚者,東軍當至,涼祚必終。"凝乃申條屬縣。至十五日,鮮卑折握送馬於凝,凝怒其非駿,幽之廄內。鮮卑懼而夜遁。凝以告黁,黁曰:"是也。國家將亡,弗可復振。"
《春秋繁露》曰:春,喜氣故生。
又曰:春之猶言偆偆者,(音蠢,又凝準反。)喜樂之貌也。
《春秋元命包》曰:春者,神明推移,精華結紐。(神明猶陰陽也。相推,使物精華結成紐,結,要也。)
又曰:春含名出位,東方動,春明達,(春之言蠢,東之言動,合此名以自明自達也。)六合俱生,萬物應節,(雖於時爲春,以其蠢動無節,應此時節也。)五行並起,各以名利,(自六合俱生,以通五行,各有陰陽交合,故能然也。)其精青龍,龍之言萌也,(獸之妙莫若龍,故就青萌以名之。)陰中之陽也。
《老子》曰:衆人熙熙,若享太牢,如登春臺。
《莊子》曰: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春秋主生成,皆得自然之道,故不爲。)
又曰: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而萌,區有壯,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
又曰: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予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夏種,形足以勞動,秋收冬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爲哉?"
《文子》曰:政失於春,歲星盈縮,不居其常。春政不失,禾黍滋。
又曰:因春而生,因秋而殺,所生不德,所殺不怨,則幾於道矣。
《屍子》曰:翔風,瑞風也,一名景風,一名惠風。春爲發生,夏爲長贏,秋爲收成,冬爲安寧。(《爾雅》以爲四時之別名也。)
又曰:春爲忠也,東方爲春,春動也。是故鳥獸孕,榮華生,萬物遂,忠之至也。
《鶡冠子》曰:斗柄指東,天下皆春。
《列子》曰:荊之南有冥靈者,五百歲爲春,五百歲爲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
《管子》曰:孟春之朝,君自聽朝,論爵賞。
《管子》曰:鄰人謂展禽曰:"魯聘夫子,夫子三黜,無憂色何?"展禽曰:"春風鼓,百草敷蔚,吾不知其茂;秋霜降,百草零落,吾不知其枯。枯茂非四時之悲欣,榮辱非吾心之憂喜。"
《淮南子》曰: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帝太昊,(太昊,庖牜羲氏王天下號也。死託於東方帝也。)其佐勾芒,執規而治春。(《漢書》:魏相上書,太昊乘震,執規治春。)
又曰:日,陽之主也,是故春則羣獸除。(除冬毛,微墮也。)
又曰:太陽治春,則欲行柔惠溫涼。(木德人也,故柔涼也。)
又曰:春爲規,規之爲度也,轉而不復,圓而不垸,(復,遏也。垸,轉也。)復而不縱,廣大以寬,感動有理,發通有紀,優優簡簡,百怨不起,(優優,簡簡,寬舒之貌也。)規度不失,生氣乃理。(氣類理達。)
又曰:六合,孟春與孟秋合,孟春始盈,孟秋始縮。(盈,長也。縮,短也。)故正月失政,七月涼風不至。
又曰:仲春始出,仲秋始內。(出,二月播種;內,八月始收斂。)
又曰:春肅秋榮,冬雷夏霜,皆賊氣之所生。
又曰: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與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序。(歙,讀曰翕。)
又曰:春女悲,秋士哀,知物化矣。(《周禮》:仲春之月,令媒氏會男女,女當外成於夫家,骨肉相離,故女悲。秋金氣用事,戰士執兵,勝敗若化,故士哀也。)
又曰:孟春之月,東宮御女青色,衣青採,鼓琴瑟,(春王東方,故處東宮也。琴瑟木也。春木生,故鼓。)其兵矛,(有鋒銳,以萬物鑽地如生也。)其畜羊。(羊,木土之母,故蓄之也。)二月官倉,其樹杏;(二月播種,故官倉也。杏有核在中,象陰在內,陽在外也,故其樹杏也。)三月官鄉,其樹李。(三月析民戶口,故言鄉也。李亦有核,說與杏同。)
又曰:季春三月,豐隆乃出,將其雨也,(豐隆,雷也。)至秋三月,地氣不藏,乃收其殺,百蟲蟄伏,靜居閉戶,(殺氣安靜。)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青女天神,青天玉女,主霜雪也。)十二時之氣,以至於仲春二月之夕,乃布收其藏而閉其寒,(收斂其所藏而出布之,閉其陰塞全不得發泄也。)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穀禽獸草木。(女夷主春夏,養長之中也。)
蔡邕《月令章句》曰:季春戴鵀降於桑。
又曰:仲春之月,天子獻羔開冰。
又曰:仲春玄鳥至。玄鳥,燕也。
崔實《四人月令》曰:二月祠太社之日,薦韭卵於祖禰。
《五行志》曰:於《易》震在東方,爲春,爲木者也。兌在西方,爲秋,爲金。離在南方,爲夏,爲火。坎在北方,爲冬,爲水。春與秋日夜分,寒暑平,是以金木之氣易以相變。故貌傷則致秋陰常雨,言傷則致春陽常旱也。至於冬夏,日夜相反,(謂夏日長夜短,冬日短夜長。)寒暑殊絕,水火之氣不得相併,故視傷常燠,聽傷常寒者,其氣然也。
又曰:夾鍾言陰夾助太蔟,宣四方之氣而出鍾物也。位於卯,在二月。
《東陽記》曰:山南有春草巖,出龍鬚,多藥物。
《西京雜記》曰:賈佩蘭雲:"在宮時,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食蓬餌,以去妖邪。"
《荊州記》曰:陸凱與路曄爲友,在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云:"折花奉秦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荊州歲時記》曰:正月夜多鬼鳥度,家家槌牀打戶,捩狗耳,滅燈燭以禳之。《雲中記》雲:此鳥名姑獲,一名天帝女,一名隱飛鳥,一名夜行遊女,好取人女子養之,有小兒之家,即以血點其衣以爲志,故世人名爲鬼鳥。荊州彌多,斯言信矣。
又曰:正月未日夜,蘆苣火照井廁中,百鬼走。
《博物志》曰:宋國有田夫,常衣黂(分袞反。)縕,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奧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背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賞。"
《臨海異物志》曰:鵙鴂一名田鵑,春三月鳴,晝夜不止。音聲常自呼,俗言取梅子塗其口,兩邊皆赤,上天自言乞恩,至當梅子熟,鳴乃得止耳。
又曰:春風甘露,生育萬物。
《呂氏春秋》曰:天行不信,不能成歲;地安不信,草木不茂;春風不信,其華不盛,果實不生。
又曰:仲春之月,玄鳥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禖。蔡邕曰:高禖,神名也。
又曰:仲春之月,先雷三日,奮鐸以令於兆民曰:"雷且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兇災。(不戒容止,謂以雷霆合房室之者,生子必有瘖,躄凝狂之疾矣。)耕者少舍。"(皆耕在野,少有舍於都邑者也。)
《晏子春秋》曰:齊景公夏遊獵,又起大臺之役。晏子諫曰:"春夏起役、遊獵,奪民農時,國家空虛,不可。"景公曰:吾聞相賢者國治,臣忠者主逸,吾年無幾矣。(言將老。)欲遂吾所樂,卒(即律反。)吾所好,子其息矣。"晏子曰:"文王不敢盤於遊田,故國昌而民安;楚靈不廢乾溪之役,起章華之臺,而民叛之。今君不思,將危社稷而爲諸侯笑。臣聞忠不避死,諫不違罪。君不聽臣,臣將逝矣。"景公曰:"惟惟"。(惟惟,從其諫也。)
楊子《法言》曰:或曰:"爲政先殺後教與?"曰:"於乎!"天先秋而後春乎?將先春而後秋乎?"
《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發生、芳春、青春、陽春、三春、九春;風曰陽風、暄風、柔風、惠風;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時曰良時、嘉時;辰曰良辰、嘉辰、芳辰;節曰芳節、嘉節、韶節、淑節;草曰弱草、芳草;木曰華木、華樹、芳林、芳樹;林曰茂林;鳥曰陽鳥、時鳥、陽禽、候鳥、時禽、好禽。
《夏書》曰:龜人之職,凡攻龜用春時,各以其物入於龜室。(六龜各異室也。秋取龜,及萬物成也。攻,治也。治龜骨以春,是時幹,解不發傷也。)上春釁龜,祭祀先卜。(釁者,殺牲以血塗之也。鄭司農雲:祭祀先卜者,卜其日與其牲。玄謂先始用卜筮者,言祭祀尊天地也。《世本》作日巠鹹作筮卜,未聞其人也。是上春者,夏正建寅之月,《月令》孟冬雲釁祀龜策相互矣。秦以十月建亥爲歲者,則《月令》秦世之書,亦或欲以歲首釁龜耳。)筮人上春相筮。(相謂更選擇其蓍龜,歲易者歟?)
《周書時訓》曰:驚蟄二月節,桃始花。時訓雲:桃若不花,是謂否塞。(又云倉庫災。)鶬鶊鳴。時訓雲:若不鳴,即下不從上。鷹化爲鳩。時訓雲:若不化,即寇賊數起。春分二月中,玄鳥至。時訓雲:玄鳥不至,即婦人不娠。雷乃發聲。時訓雲:雷不發聲,即諸侯失民。始電。時訓雲:電若不見,即人無威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