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

《太平御覽》是宋代著名的類書,爲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成書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覽》採以羣書類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門而編爲千卷,所以初名爲《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所以又更名爲《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爲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萬象。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卷十九

○短中國人


《左傳·襄上》曰:臧紇救鄫侵邾,敗於狐駘。(臧紇,武仲也。鄫屬魯,故救之。狐駘,邾也。)國人誦之曰:"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襄公初弱,故曰小子;臧紇短小,故曰朱儒。)


《家語》曰:高柴,齊人,字子羔,長不過六尺,狀貌甚惡,爲人篤孝,居魯見知。


《史記》曰:秦倡朱儒優旃。始皇時置酒,天雨,陛者寒,旃矜之。乃大呼曰:"汝雖長,尚雨立;我雖短,故幸休。"始皇乃使皆代。


《漢書》曰:嚴延年爲人短小精幹,敏捷於事。雖子貢、冉有通於政事,不能繼也。


又曰:樓護爲人短小,精辯論議,常依名節,與谷永俱爲五侯上客。


又曰:東方朔待詔公車,奉祿薄,未得省見。久之,朔紿(音迨。)騶朱儒,(師古曰:朱儒,短人也;騶,廄之御騶也。)曰:"上以若曹無益於縣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臨衆處官不能治民,從軍擊虜不任兵事,無益於國用,徒索衣食,今欲盡殺若曹。"侏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過,叩頭請罪。"居有頃,聞上過。朱儒皆號泣頓首,上問何爲,對曰:"東方朔言上欲盡誅臣等。"上知朔多端,召問:"何恐朱儒爲?"對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飢欲死。"上大笑,因使待詔金馬門。


又曰:郭解爲人短小、恭儉,諸公以此重之。


又曰:蔡義爲丞相,時年八十餘,短小。常兩吏挾乃能行。


又曰:張蒼不滿五尺,蒼父八尺餘,蒼子復長八尺,及孫毅長六尺餘。


又曰:宣帝時渤海盜賊起,上以龔遂爲太守,召見。遂形貌短小,帝見,心內輕焉,及對,賜黃金乘傅去。


謝承《後漢書》曰:汝南周滂,字次彥。世祖到常山,問可治兵者誰,滂舅以滂對。世祖見滂短小,以爲不能將帥,滂對有詞理,拜潁川府丞。


《東觀漢記》曰:張重日南計吏,形容短小。明帝問雲:"何郡小吏?"答曰:"臣日南計吏,非小吏也。"


袁弘《漢紀》曰:陰後短小,舉止時有失儀,左右掩口而笑。


《魏志》曰:樂進字文謙,容貌短小,膽烈,從高祖爲帳下吏。


《魏氏春秋》曰: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徹。


《吳錄》曰:張蕃字仲輔,爲人短小,顧譚以短戲之曰:"朱儒朱儒有何德?令我思臼佃極。"


臧榮緒《晉書》曰:山濤子淳玄,尫疾不仕。世祖聞其短小而聰敏,欲見之。濤面答:"淳玄自謂形容宜絕人事。"不肯受詔,論者奇之。


沈約《宋書》曰:王敬弘形狀短小而坐起端方。


劉璠《梁典》曰:徐摛起家太學博士,周舍舉曰:"臣外弟徐摛形質陋小,若不勝衣,不堪此選。"乃爲晉安王侍讀。


崔鴻《前涼錄》曰:宗醜字仲業,慷慨有大志,清素敦樸,不好華競,形狀短小,體有鱗甲,仕至西平太守。


《三國典略》曰:齊孟業有盛名。初,司州牧清河王嶽聞業名,召爲法曹,見其容貌短小,笑而不言。及尋斷決之處,乃謂業曰:"卿決斷之明,可謂有過軀之用。"


《晏子春秋》曰:胩子短小,使楚,楚人爲小門而迎晏子。晏子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狗門入。"王曰:"全齊無人耶?使子爲使。"晏子曰:"齊之臨淄,張袂成帷,揮汗成雨,何爲無人?使賢者使於賢國,使不肖者使於不肖之國,以嬰爲不肖,故使王耳。"


孫卿子《非相》曰:帝舜短,周公短,楚葉公子高微小短〈疒脊〉,行若不勝衣,而定楚國。


《說苑》曰:齊遣淳于髡到楚,爲人短小,楚王甚薄之。謂曰:"齊無人而使子來,何長也?"對曰:"臣無所長。臣腰中七尺之劍欲斬無狀王。"王曰:"止,吾但戲子耳。"即與髡共飲酒。


《博物志》曰:齊桓公獵得一鳴鵠,宰之,嗉中得一人,長三寸三分,着白圭之袍,帶劍持車,罵詈瞋目。後又得一折齒,方圓三尺,問羣臣曰:"天下有此及小兒否?"陳章答曰:"昔秦胡充,一舉渡海,與齊魯交戰,傷折版齒。昔李子敖於鳴鵠嗉中游,長三寸三分。"


《纂文》曰:漢光武時,潁川張仲師長二尺二寸。(亦出王充《論衡》。)


《古文瑣語》曰:齊景公伐宋,至曲陵,夢見有短丈夫賓於前。晏子曰:"君所夢何如哉?"公曰:"其賓者甚短,大上小下,其言甚怒,好俯。"晏子曰:"則如是伊尹也。伊尹甚大而短,大上小下,赤色而髯,其言好俯而下聲。"公曰:"是矣。"晏子曰:"是怒君師,不如違之。"遂不果伐宋。


《方言》曰:鮆矲(蒲揩切),短也,江湘之會謂之鮆(昨啓反)。


又曰:癠,桂林之中謂短矲,東揚之間謂之俯。(今俗呼小爲矲〈矢皆〉也。俯言俯視,因名雲。)


《汝南先賢傳》曰:周舉字宣光,姿貌短陋,有晏子之風。


陸胤《廣州先賢傳》曰:徐徵字君外,爲人短小果敢。


劉彥明《敦煌實錄》曰:氵幾洊字世震,博學,善屬文,爲人短小。弱冠,屢陳損益。


《續搜神記》曰:司徒蔡謨親親有王蒙者,單獨,常爲蔡公所收養。蒙長才及三尺,似爲無骨,登牀輒令人抱上。


桓譚《新論》曰:諺雲:朱攘披一節而長短可知。


○短絕域人


《詩含神霧》曰:東北極有人長九寸。


《家語》曰:孔子曰:"焦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國語》同。)


《魏略·西域傳》曰:短人國在康居西,男女皆長三尺,衆甚多。


《康在長老傳》曰:常有商行迷惑失道而到此國,國中甚多珠,夜光明,商度此國去康居可萬餘裏。


《魏志》曰:倭南有朱儒國人,其長三四尺,去女王國四千餘裏。


《列子》曰:從中州以東三十萬裏得僬僥國,人長一尺六寸。東北極有人名竫,人長九寸。


《山海經》曰:周饒國爲人短小,着冠帶。一曰焦僥國。(郭璞曰:其人長三尺。)


《漢武故事》曰: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衣冠具足,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還未?"短人不對,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過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謫來此。"上大驚,始知朔非世中人。短人謂上曰:"王母使臣來告陛下求道之法,惟有清淨,不宜躁擾。"復五年,與帝會言,終不見。


《神異經》曰:西北荒中有小人焉,長一寸,圍如長,朱衣玄冠,乘軺車,導引有威儀。人遇其乘車,並食之,其味辛楚,終不爲蟲豸所咋,並識萬物名字,殺腹中三蟲。


又曰:西海之中有鵠國,男女皆長七寸,自然有禮,好經論、跪拜,壽三百歲,人行如飛,日千里。百物不敢犯之,惟畏鵠。鵠遇吞之,上壽三百歲,在鵠腹不死,而鵠一舉千里。(張華注曰:此陳章對齊桓公雲:"西海之外鵠國,男女皆七寸也。")


《廣志》曰:東方有人,長三尺,君長出行,導衛威儀,有若中國人。又有小人如螻古,手撮之,滿手得二十枚。


《外國圖》曰:焦僥國人長一尺六寸,迎風則偃,背風則伏,眉目具足,但野宿。一曰焦僥長三尺,其國草木夏死而冬生,去九疑三萬裏。


王子年《拾遺記》曰:員嶠山有陀移國,人長三尺,壽萬歲。廣延之國,人長二尺。


郭璞《山海經圖贊》曰:焦僥極麼,(門可反。)竫人惟小,四體具足,眉目才了。


○肥


《說文》曰:肥,多肉也。腴,腹下肥也。


《禮記·禮運》曰:安之以樂而不達於順,猶食而弗肥也。四塘湃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


《左傳·哀下》曰:魯哀公至自越。郭重僕,孟武伯惡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公與大夫始有惡。


《公羊傳·宣公》曰:楚莊王圍宋,子反乘堞而窺宋城,見華玄曰:"何如?"華玄曰:"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子反曰:"吾聞圍國者,鉗馬而秣之,使肥者應客,是何子之情也?"華玄曰:"吾聞君子見人之惡則矜之,小人見人之惡則幸之。吾見君之,是以情也。"


《家語》曰:弱土之人肥。


《漢書》曰:陳平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縱平遊學。平爲人長大美色,人或謂平:"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疾平不親家產,曰:"亦食糠覈(音紇,京師人謂粗敄爲紇頭也。)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伯聞,逐其婦。


又曰:張蒼當斬,解衣伏質,長大肥白如瓠。王陵見而怪其美士,乃言於沛公,赦勿斬。


《東觀漢記》曰:梁鴻妻同郡孟氏女,狀醜而肥,力舉石臼,擇對不嫁,願得如鴻者,後因妻鴻。


謝承《後漢書》曰:梁國車成,字子威。兄恩都。爲赤眉賊所得,欲臠之。成叩頭曰:"兄瘦我肥,欲得代之。"賊感其義,俱放之。


《後漢書》曰:虞延字子大,陳留東昏人也。腰帶十圍,力能扛鼎。


又曰:東平王蒼,腰帶八圍,顯宗甚重之,詔曰:"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言爲善最樂,其言甚大,副是腰腹矣。"


又曰:屍董卓於市。天時始熱,卓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屍吏燃火置卓臍中,光明達曙。


《後漢典略》曰:馬騰字壽成,扶風茂陵人,馬援後也。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而性賢厚,人多敬之。


《魏志》曰:司馬懿奏免曹爽。桓範逾城出,爲爽畫二策,爽不能用,範怒爽曰:"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頭肉,今桓範隨卿滅門也。"


《晉書》曰:王戎子萬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


《晉中興書》曰:兗州既有八伯之號,其後更置四伯:大鴻臚陳留江淵以能食爲穀伯,豫章太守陳留史疇以大肥爲大伯,散騎侍郎高平張嶷以狡妄爲猾伯,盧陵太守羊曼以很戾爲瑣伯,蓋擬古之四凶。


《晉書》曰:孝武即位,桓溫入朝,拜高平陵,問左右殷涓形狀,答者言肥短,溫雲:"向亦見在帝側。"


《後趙書》曰:王洛生,石勒欲挫其權豪。洛生在獄自刺腹,深五寸。洛生肥盛,不陷中,重以刀潰其腹,出胃而死。


《宋書》曰:前廢帝狂悖無道,誅害羣公,忌憚諸父,並聚之殿內,毆捶凌曳,無復人理。始興王休仁及太宗、山陽王休祐,形體並肥壯,帝乃以竹籠盛而秤之,以太宗尤肥,號爲豬王。


又曰:沈昭略性狂俊,不事公卿,嘗至婁湖苑逢王景文子約,張目視之曰:"汝是王約也,何乃肥而癡?"約曰:"汝沈昭略耶,何乃瘦而狂?"昭略撫掌大笑曰:"瘦已勝肥,狂又勝癡。"


又曰:范曄長不滿七尺,肥黑,禿眉鬢。善彈琵琶,能爲新聲。


《梁書》曰:安陵王大春字仁經,少博涉書傅,性孝謹,體貌瑰偉,腰帶十圍。


《隋書》曰:王世續字闡熙,容貌魁岸,腰帶十圍,風神爽撥,有傑人之表。


《屍子》曰:閔子騫肥。子貢曰:"何肥也?"子騫曰:"吾出見其美車馬,則欲之;入聞先王之言,則又欲之。兩心相與戰,今先王之言勝,故肥。"


《韓子》曰:子夏見曾子曰:"何肥也?"對曰:"戰勝故肥。"曾子曰:"何謂也?"子夏曰:"吾入見先王之義則榮之,出見富貴又榮之,二者戰於胸臆,今先王之義勝,故肥。"


《淮南子》曰:繼子得食,肥而不澤,情不相往來也。適子懷幼舌,慈母喻於利,情相往來也。


《吳質別傳》:詔特進以下會質間,曹真肥,朱鑠臞,質召俳優使說肥、臞。真曰:"卿欲部曲將遇我耶?"遂爭而罷。


《諸葛恪別傳》曰:孫權常問恪:"何以自娛而更肥澤?"恪對曰:"臣聞富潤屋,德潤身。臣非敢自娛,修己而已。"


《異苑》曰:晉司隸校尉高平滿奮字武秋,豐肥,膚肉潰裂,每至暑夏,輒膏汗流溢。其有愛妾,夜取以燃照,炎灼發於屋表。奮大惡之,悉盛而埋之。暨永嘉之亂,爲胡賊所燒,皎若燭光。


《會稽典錄》曰:董孝治,勾章人。家貧,採薪供養,得甘果,奔走以獻母,母甚肥悅。鄰人家富有子,不孝,母甚瘦。不孝子疾孝治母肥,常苦辱之,孝治不報。及母終,負土成墳,鳥獸助其悲號。喪竟,殺不孝子置冢前以祭,詣獄自系,會赦得免。


《方言》曰:益、梁之間,凡諱其肥盛謂之〈月襄〉。(如掌切,肥貌也。)


《博物志》曰:京邑有一人失名姓,食啖兼十許人,遂肥不能動。其父曾作遠方長吏,彼縣令故義共傅食之,一二年中,一鄉吻儉。


張顯誓曰:古諺雲:堯舜至聖,身如脯臘;桀紂無道,肥膚三尺。


《語林》曰:孟業爲幽州,其人甚肥,或以爲千斤。武帝爲稱之難,其大臣乃作一大秤掛壁。業入見,武帝曰:"朕欲自秤有幾斤?"業答曰:"陛下欲稱臣耳,無煩複勞聖躬。"於是稱業,果得千斤。


《世說》曰:太祖父嵩在太山,太祖令太山太守應劭送家詣袞州。陶謙密遣數十騎掩捕嵩家。嵩俱,穿後垣先出,其妾肥不得出,逃於廁,與妾俱被害。


又曰:庾公造周伯仁,曰:"君何所欣悅而忽肥?"庾曰:"君復何所憂慘而忽〈疒脊〉?"伯仁曰:"吾無所憂,直是清虛日來,滓穢日去。"


《物理論》曰:穀氣勝玄氣,其人肥而不壽。


○瘦


《釋名》曰:省,瘦也。臞省,約少之言也。(《說文》曰:贏,委也;瘠,瘦也。)


《周禮·地官·司徒》曰:墳衍之人皙而瘠。(下平衍也。)


《左傳·襄二十一年》曰:楚子使薳子馮爲令尹。訪於申叔豫,豫曰:"國多寵而王弱,不可爲也。"遂以疾辭。方暑,闕地下冰(大夫老疾受水。)而牀焉。重繭衣裘,(《禮記》王藻曰:"纊爲璽、縕爲袍也。")鮮食而寢。楚子使醫視之,復曰:"瘠則甚矣!血氣未動。"乃使子南爲令尹。


《漢書》曰:張湯子安世女孫敬,爲霍氏外屬婦。霍氏反,當相坐,安世瘦臞,形幼燒色。宣帝赦敬,以慰其意。


《東觀漢記》曰:和熹鄧後自遭大憂,及新野君仍喪,諸兄嘗悲傷思慕,羸瘦骨立,不能自勝。


又曰:龐萌字明。兄爲赤眉所得,欲啖之,萌詣賊,叩頭言:"兄年老羸瘠,不如萌肥健,願代兄。"賊義而不啖。


謝承《後漢書》曰:楊彪見漢祚將移,遂稱腳攣,不復行,積十餘年。後子修爲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操爲之改容。


《獻帝春秋》曰:司空攻呂布於下邳,呂布登西北白樓上,城陷,士擒以詣司空,布曰:"明公何瘦?"司空曰:"所以瘦,不早相得故耳。"(司空,曹操也。)


《三輔決錄注》曰:張氏得鉤,何氏得算,故三輔舊語曰:"何氏算,張氏鉤;何氏肥,張氏瘦。"言何氏有肥人輒貴,瘦人輒賤;張氏瘦者輒貴,肥者輒賤。故二族以鉤、算智吉凶,以肥瘦知貴賤。


《文子》曰:神農形悴,堯瘦,將欲利萬人也。


《韓子》曰:宓子賤治單父。有子見之曰:"何瘁也?"曰:"官事急,憂之,故臞。"有子曰:"昔舜鼓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今單父細,治之而憂,治天下將奈何?故無術御之,雖瘁臞,未有益也"。


《世說》曰:鄧竟陵免官,後赴山陵,過見大司馬桓公,問曰:"卿何以更瘦?"(徐廣《晉記》曰:鄧遐勇力絕人,氣蓋當世,人方樊噲,爲桓溫參軍,數從征伐,爲冠軍將軍、竟陵太守。枋頭之役,溫既懷恥忽,目忌憚遐,因免遐官。)遐曰:"有愧於叔達,不能不恨恨於破甑。"


《述異記》曰:甄法崇,永初中爲江陵令,在任嚴明。於時,南平僇士爲江安令,喪官。至其年末,崇在廳事上,忽見一人從門入雲:"僇江安通法崇。"法崇知士已亡,因問:"卿貌何故瘦?"答曰:"我生時所行善,不補惡,今系苦役,窮劇理盡。"


魏明帝手詔曹植曰:"王顏色瘦弱,何意耶?腹中調和不?今者食幾許米?又啖肉多少?見王瘦,吾甚驚,宜當節水加餐。"答詔表曰:"近得賜御食,拜表謝恩。尋奉手詔,愍臣瘦弱。奉詔之日,泣涕橫流。雖武、文二帝所以愍憐於臣,不復過於明詔。"


太平御覽-卷十九-相關圖片

太平御覽 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