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

《太平御覽》是宋代著名的類書,爲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成書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覽》採以羣書類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門而編爲千卷,所以初名爲《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所以又更名爲《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爲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萬象。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卷四

○兄弟上


《釋名》曰:兄,荒也;荒,大也。故青、徐人謂兄曰荒。弟曰弟也,相次第而生也。


《說文》曰:兄,長也。


《周易》曰:《家人》卦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尚書·五子之歌》曰: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黎民鹹貳。乃盤遊無度,畋於有洛之表,十旬不反。有窮后羿,因民弗忍,距於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傒於洛之汭。五子鹹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又《君陳》:王若曰:君陳,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


又《康誥》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孔安國曰:封康叔,名稱小子,明當受教訓。)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祇祇,威威,顯民。


《爾雅》曰:男子先生爲兄,後生爲弟。


又曰:張仲孝友,善父母爲孝,善兄弟爲友。


《毛詩·常棣》曰:《棠棣》,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故作《棠棣》焉。棠棣之華,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鶺鴒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每有良朋,蒸也無戎。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又《何人斯》曰: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土曰壎,竹曰篪。雲伯仲,喻兄弟也。)


又《頍弁》曰:爾酒既旨,爾餚既嘉。(箋雲:旨,嘉皆美也。汝酒已美也,汝餚已美矣,何己不同與族人燕也。言其知能具具禮而弗爲之也。)豈伊異人,兄弟匪他。


又《氓》曰: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又《葛藟》曰: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又曰:《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爲沃所並爾。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葉菁菁。獨行睘睘,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又《六月》曰:《四牡》廢,則君臣缺矣。《皇皇者華》廢,則忠信缺矣。《棠棣》廢,則兄弟缺矣。


又《陟岵》曰: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又《沔水》曰: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又曰:《黃鳥》,刺宣王也。(刺其以陰禮教親而不至,聯兄弟之不固。)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又《斯干》曰: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似續妣祖。


又《行葦》曰:慼慼兄弟,莫遠具爾。或肆之筵,或授之幾。


又《角弓》曰:《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親九族而信讒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詩也。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無胥遠矣。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爲瘉。


又《將仲子》曰:《將仲子》,刺莊公也。不勝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諫而公弗聽,小不忍以致大亂焉。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又《揚之水》曰: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汝。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揚之水,不流束薪,終鮮兄弟,維予二人,無信人之言,人莫不信。


又《皇矣》曰: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


又《蓼蕭》曰:蓼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愷悌。宜兄宜弟,令德壽豈。(爲兄亦宜,爲弟亦宜。)


《禮記·王制》曰:兄之齒雁行,朋友不相逾。


又《檀弓》曰:子柳之母死,子碩請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碩曰:"請粥庶弟之母。"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既葬,子碩欲以賻布之餘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家於喪,請班諸兄弟之貧者。"


《周禮·春官》曰:大宗伯之職,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脤膰,祭社稷宗廟之肉也。賜以同姓之國,同福祿也。兄弟有共先王者也。魯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來歸脤也。)


《儀禮》醮辭曰:旨酒既清,嘉薦亶時。(亶,誠也。古文亶爲癉。)始加元服,兄弟俱來。孝友時格,永乃保之。


《左傳·桓公》曰: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曰:"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不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歿,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羣臣願奉馮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爲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使公子馮出居於鄭。(杜預曰:公子馮,穆公子也。)穆公卒,殤公即位。


又《襄公》曰:宋向戌來聘,且尋盟。見孟獻子尤其室,曰:"子有令聞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對曰:"我在晉,吾兄爲之毀之,重勞且不敢間。"(杜預曰:傳言獻子友於兄,且不隱,其實也。)


又《文上》曰:穆伯如莒蒞盟,且爲襄仲逆。及鄢,登城,見之美,(鄢城,莒邑。)自爲娶之。仲請攻之,文公將許之,叔仲惠伯諫,(惠伯,叔子孫也。)曰:"巨聞之,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寇猶及人,亂自及也。今臣作亂而君不禁,以啓寇仇,若之何?"公止之。惠伯成之,(平。仁子也。)使仲舍之,公孫敖反之。(還莒女也。)復爲兄弟如初。


又《文下》曰:"齊人歸公孫敖之喪",爲孟氏,且國故也。葬視共仲聲已,不視帷堂而哭。襄仲欲勿哭,惠伯曰:"喪,親之終也。(惠伯叔彭生也。)雖不能始,善終可也。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賀善,吊災、祭敬、喪哀,情雖不同,毋絕其愛,親之道也。'子無失道。何怨於人?"襄仲說,帥兄弟以哭之。


又《昭元》曰:秦後子有寵於桓,如二君於景。(後子,秦桓公子,景公母弟鍼也。其權寵如兩君也。)其母曰:"弗去,懼選。"鍼適晉,其車千乘。書曰"秦伯之弟鍼出奔晉。"罪秦伯也。後子享晉侯,造舟於河,十里舍車,自雍及絳,歸取酬幣,終事八反。司馬侯問,曰:"子之車盡於此而已乎?"對曰:"此之謂多矣。若能少此,吾何以得見焉?"


又《隱公》曰:鄭莊公弟共叔段,居京,謂之京城太叔。祭仲諫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又《襄十四》曰:吳諸樊既除喪,將立季札。(杜預曰:札,諸樊弟也。)辭曰:"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爲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節'。君,義嗣也,(諸樊適子,故曰義嗣。)誰敢幹君?有國,非吾節也。札雖不才,願附於子臧,以無失節。"固立之,棄其室而耕。乃舍之。(傳言季札之讓,且明吳兄弟相傳。)


《穀梁傳·隱公元年》曰:兄弟天倫。(兄先弟後,天之倫次。)


《論語》曰: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包氏曰:周時仲乳生八子,皆爲顯士,故記之也。)


又曰: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馬融曰:切切偲偲,切責之貌也。怡怡,和順之貌也。)


又《爲政》曰: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


又《顏淵》曰: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鄭玄曰:牛兄桓魋行惡,死喪無日,我爲無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包氏曰:君子疏惡而友賢,九州之人皆可以禮親之。)


《史記》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追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養老,往歸焉。


又曰:信陵君無忌謂魏王曰:"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不顧親戚兄弟,禽獸耳。故太后,母也,而以憂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兩弟無罪,而再奪之國。此於親戚若此,而況於仇讎之國乎?"


又曰:漢五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數使使勞苦丞相蕭何。鮑生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焉。爲君計,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君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從其計。漢王大說。


又曰: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爲事。親死,式有少弟。弟壯,式脫身出,獨取畜羊百餘,田宅財物盡與弟。式入山牧十餘歲,羊致千餘,頭買田宅。而弟盡破其產。式輒復鳳耠弟者數矣。


又曰:周公旦,武王弟也。及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


又曰:朱公居於陶,中男殺人,囚於楚。朱公告其少子生往視之,乃裝黃金千鎰,置褐器中,載於一牛車,且遣其少子。朱公長男請欲行,不聽。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殺。其母爲言,公從之。長男竟持其弟喪歸。至,其母及邑人盡哀之。惟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也,顧有所不能忘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爲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前日吾所以爲欲遣少子,固爲其能棄財。而長者不能,故卒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固日已望其喪之來也。"


又曰:蒙恬弟毅仕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蒙恬任外事,而毅常爲內謀,名爲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又曰:漢王滅項籍,立爲皇帝。田橫懼誅,與其徒屬五百餘人入海,居島中。高帝聞之,以爲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乃使赦田橫罪而召之。田橫與其客二人乘傳詣洛陽,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爲天子,而橫乃爲亡虜,北面事之,其恥固已甚矣。且吾烹人之兄,與其弟並肩而事主。縱彼畏天子詔,不敢動我,獨不愧於心乎?"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哉!"爲之流涕。


又曰:季布弟季心氣蓋關中,遇人恭謹,爲任俠,方數千裏士皆爭爲之死。當是時,季布以諾、心以勇著聞。


又曰:衛青爲侯家人,少時歸其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爲兄弟數。青常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無笞罵即幸矣,何得封侯。"


《漢書》曰:陳平,陽武戶牖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里,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遊學。


又曰:何武字君公,蜀郡郫人。武兄弟五人,皆爲郡吏。郡縣敬憚之。


又曰:田蚡封武安侯,爲丞相,召客飲。坐其兄蓋侯北鄉,自坐東鄉。以爲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撓。由此滋驕。


又曰:丞相韋賢封扶陽侯,長子方山早終,次子弘,少子玄成。初,弘爲太常丞,職奉宗廟,典諸陵邑,煩劇多罪過。父賢以弘當爲嗣,故敕令自免。弘懷嫌,不去官。及賢病篤,弘竟坐宗廟事,繫獄,罪未決。室家問賢當爲後者,賢恚,不肯言。於是賢門生博士等與宗室計議,共矯賢令,以玄成爲後。賢薨,玄成在官,聞喪,又言當爲嗣。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即陽爲病狂,妄笑語。士大夫多疑其欲讓爵遜兄者。丞相御史劾奏之,不得已,受侯爵。


又曰:左馮翊韓延壽行縣,至高陵,有昆仲相訟曰。延壽恥不能明教化,因入傳舍,閉閣思過。於是訟者自髡,肉袒謝罪。


又曰:嚴延年兄弟五人,有吏才,至大官。東海號其母曰萬石嚴嫗。


又曰:金日磾兩子賞、建俱爲侍中,與昭帝略同年,共臥起。賞爲奉車,建駙馬都尉。及賞賜佩兩綬,上謂霍將軍曰:"金氏兄弟兩人,不可使俱兩綬耶?"霍光對曰:"賞自嗣父爲侯耳。"上笑曰:"侯不在我與將軍乎?"光曰:"先帝之約,有功乃得封侯。"


又曰:張延壽已歷位九卿,既嗣侯,國在陳留,別邑在魏郡,租入歲千餘萬。延壽自以身無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國,數上書讓減戶邑。又因弟陽都侯彭祖口陳至誠,天子以爲有讓,乃徙封平原,並一國,戶口如故,而租稅減半。


又曰: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商少爲太子中庶子,以肅敬敦厚稱。父薨,商嗣爲侯,推財以分異母諸弟,身無所受,居喪哀慼。於是大臣薦商,行可以勵羣臣,義足以厚風俗,宜備近臣。繇是擢爲諸曹侍郎中郎將。


范曄《後漢書》曰:光武郭後諱聖通,真定槁人也,爲郡著姓。父昌,讓田宅財產數萬與母弟,國人義之。


又曰: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援三兄況、餘、員並有才能。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嘗受《齊詩》,意不能守章句,乃辭況,欲就邊郡田牧。況曰:"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樸,直從所好。"會況卒,援行服,暮歲不離墓所。


太平御覽-卷四-相關圖片

太平御覽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