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是宋代著名的類書,爲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成書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覽》採以羣書類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門而編爲千卷,所以初名爲《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所以又更名爲《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爲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萬象。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哀牢
《後漢書》曰:哀牢夷者,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沉木,若有感,因懷妊,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沉木化爲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曰:"若爲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舐之。其母鳥語,謂背爲九,謂坐爲隆,因名其子曰九隆。沙壹將九隆居龍山下。後九隆長大,諸兄以九隆能爲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爲王。後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爲妻。後漸相滋長。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皆著尾。九隆死,世世相繼,乃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絕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來,未嘗交通中國。建武二十三年,其王賢慄遣兵乘箅船(箅,音蒲佳切。)南下江漢,擊附塞夷鹿茤。(音多)鹿茤人弱,爲所擒獲。於是震雷疾雨,南風飄起,水爲逆流,翻涌二百餘裏,簞船沉沒,哀牢之衆溺死者數千人。賢慄復遣六王,將萬人以攻鹿茤。鹿茤王與戰,殺其六王。哀牢耆老共埋六王,夜虎復出其屍而食之。餘衆驚怖,立引去。賢慄惶恐,謂其耆老曰:"我曹入邊塞,自古有之。今攻鹿茤,輒被天誅,中國其聖帝乎?天祐助之,何其明也!"二十七年,賢慄等遂率種人詣越巂太守鄭鴻降,求內屬,光武封賢慄等爲君長。自是歲來朝貢。
又曰: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邈遣子率種人內屬。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領六縣,合爲永昌郡。始通博南山,渡蘭倉水。行者苦之,歌曰:"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蘭倉,爲他人。"
又曰:西部都尉廣漢鄭純,爲政清潔,化行夷貊。天子嘉之,即以爲永昌太守。純與哀牢夷人約:邑豪歲輸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以爲常賦。夷俗安之。
《九州記》曰:哀牢人,皆儋耳穿鼻。其渠帥自謂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則至肩而已。土地沃美,宜五穀、蠶桑。知染彩、文繡。有蘭於細布,(獠言紵也。)織成文章如綾錦。有梧桐木華,績以爲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後服之。有濮竹,節相去二丈。地出銅、鐵、鉛、錫、金、銀、光珠、琥珀、水精、琉璃、軻蟲、蚌珠、孔雀、翡翠、犀、象、猩猩、豹獸。
《唐書》曰:麟德元年五月,於昆明之挵揀川置姚州都督府,每年差兵募五百人鎮守。武太后神功二年,蜀州刺史張東之上表曰:"姚州者,古哀牢之舊國也。本不與中國交通,前漢唐蒙開夜郎、滇笮,而哀牢不附。至光武賈歲,始請內屬。漢置永昌郡,以統理之,稅其鹽布氈罽,以利中土。其國西通大秦,南通交址。奇珍進貢,歲時不闕。及諸葛亮五月渡瀘水,收其金銀鹽布,以益軍儲,使張伯歧選其勁卒,以增武備。前代置郡,其利頗深。今鹽布之稅不供,珍奇之貢不入,而空竭府庫,驅率平人受役蠻夷,肝腦塗地。漢以得利既多,更置博南、哀牢二縣,蜀人愁怨,行者作歌。今於國家無絲髮之利,在百姓受終之酷,伏乞省罷姚州,使隸巂府,歲時朝覲,同之番國。"
○烏滸
《後漢書》曰:交址西有啖人國,生首子輒解而食,謂之"宜弟";味旨則以遺其君;君喜而賞其父。取妻美,則讓其兄。今烏滸人是也。
《南州異物志》曰:交、廣之界,民曰烏滸,東界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恆出道間,伺候二州行旅,有單逈輩者,輒出擊之,利得人食之,不貪其財貨也。地有棘竹,厚十餘寸,破以作弓,長四尺餘,名狐弩。削竹爲矢,以銅爲鏇,長八寸,以射急疾,不凡用也。地有毒藥,以傅矢金,入則撻皮,視未見瘡,顧盼之間,肌肉便皆壞爛,須臾而死。尋問此藥,雲取蟲諸有毒螫者,合着管中曝之,既爛,因取其汁,日煎之。如射肉,在其內地則裂,外則不復裂也。鳥滸人便以肉爲殽俎,又取其髑髏,破之以飲酒也。其伺候行人小有失輩,出射之,若人無救者,便止以火燔燎食之;若人有伴相救,不容得食,力不能盡相擔去者,便斷取手足以去。尤以人手足掌蹠爲珍異,以飴長老。出得人歸家,合聚鄰里,懸死人中當,四面向坐,擊銅鼓歌舞飲酒,稍就割食之。春月方田,尤好出索人,貪得之,以祭田神也。
《異物志》曰:烏滸,取翠羽、採珠爲產;又能織班布,可以爲帷幔。族類同姓,有爲人所殺,則居處伺殺主,不問是與非,遇人便殺,以爲肉食也。
裴淵《廣州記》曰:晉興有烏滸人,以鼻飲水,口中進啖如故。
○林邑國
《南史》曰:林邑國,大漢日南郡象林縣,古越裳界也。伏波將軍馬援開南境北縣,其地從廣可六百餘裏,城去海百二十里,去日南界四百餘裏。北接九德郡。其南界地北水步道二百餘裏,有西圖夷,亦稱王。馬援所植二銅柱,表漢界處也。其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金夜則出飛,狀如螢火。又出玳瑁、貝齒、古貝、沉木香。古貝者,樹名也,其花成時如鵝毳,抽其緒紡之,以作布。布與紵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織爲班布。沉木香者,土人斫斷,積以歲年朽爛而心節獨在,置水中則沉,故曰沉香,次浮者棧香。漢末大亂,功曹區連殺縣令,自立爲王數世。其後王無嗣,外甥範熊代立,死,子逸嗣。晉成帝鹹康三年,逸死,奴文篡立。文本日南西卷縣夷帥範幼家奴,常牧牛於山澗,得鯉魚二,化而爲鐵,因以鑄刀。刀成,文向石咒曰:"若斫石破者,文當王此國。"因斫石,如斷芻藁,文心異之。範幼嘗使之商賈,至林邑,因教林邑王作兵車器械,王寵任之。後乃讒言,諸子各奔餘國。及王死,無嗣,文於鄰國迓王子,置毒於漿中殺之,遂脅國人自立。
又曰:林邑王文敵,爲扶南王子當根純所殺,大臣範諸農平亂,自立爲王。諸農死,子陽邁立。陽邁初在孕,其母夢生兒,有人以金席藉之,其色光麗。夷人謂金之精者爲陽邁,若中國雲紫磨者,因以爲名。宋永初二年,遣使貢獻,以陽邁爲林邑王。陽邁死,子咄立,慕其父,復曰陽邁。其國俗,居處爲閤,名曰幹闌,門戶皆北向。書樹葉爲紙。男子皆以橫幅古貝繞腰已下,謂之於漫,亦曰都漫。穿耳,貫小環。貴者着革屣,賤者跣行。自林邑、扶南諸國皆然也。其王着法服,加纓珞,如佛像之飾,出則乘象,吹螺擊鼓,罩古貝傘,以古貝爲幡旗。國不設刑法,有罪者使象蹋殺之。其犬姓號婆羅門。嫁娶必用八月,女先求男,由賤男而貴女。同姓還相婚姻。使婆羅門引婿見婦,握手相付,咒曰:"吉利,吉利。"爲成禮。死者焚之中野,謂之火葬。其寡婦孤居,散發至老。國王事竺乾道,鑄金銀人像,大十圍。元嘉中,陽邁侵暴日南、九德諸郡,交州刺史杜弘之建牙欲討之,聞有代,乃止。
又曰: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使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將軍宗愨伐林邑。和之遣司馬蕭景憲爲前鋒。陽邁聞之懼,欲輸金一萬斤、銀十萬斤、銅三十萬斤,還所略日南戶。其大臣{艹毒}(音毒。)僧達諫止之,乃遣大帥範扶龍戌其北界區慄城。景憲攻城,克之,乘勝即克林邑。陽邁父子並挺身逃奔。獲其珍異,皆是未名之寶。又銷其金人,得黃金數萬斤。
又曰:齊永明中,林邑王範文朁遣使貢獻。梁天監中,文贊子天凱奉表獻白猴,自此貢獻不絕。
《北史》曰:林邑國延袤數千裏,土多香木、金寶,物產大抵與交址同。以磚爲城,辱炭塗之。皆開北戶以向日,或東西無定。尊官有二:其一曰西那婆帝,其二曰蕯婆地歌。其屬官三等,其一曰倫多姓,次歌倫致帝,次乙地伽蘭。外官分爲二百餘部,其長曰弗羅,次曰可倫,如牧宰之差也。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衣朝霞布,珠璣纓絡,足躡革履,時服錦袍。良家子侍衛者二百餘人,皆執金裝。兵有弓箭、刀槊,以竹爲弩,傅毒於矢。樂有琴、笛、琵琶,五絃,頗與中國同。每擊鼓以驚衆,吹蠡以即戎。其人深目高鼻,發拳色黑。俗皆徒跣,以幅布纏身,冬月衣袍,婦人椎髻。書樹葉紙,施椰葉爲席。王死七日而葬,有官者三日,庶人一日。以函盛屍,鼓舞導從,輿至外次,積薪焚之。收其餘骨,王則內金罌中,沉之於海;有有官者以銅罌,沉之海口;庶人以瓦,送之於江。男女皆截髮,哭至水次,盡哀而止,歸則不哭。每七日,燃香散花復哭,盡哀而止。百日、三年皆如之。皆奉佛,文字同於天竺。
《隋書》曰:林邑之先,因漢末交址女子徵側之亂,內縣功曹子區連殺縣令,自號爲王。無子,其甥範熊代立。死,子逸立。日南人範文,因亂爲逸僕隸,遂教之築宮室,造器械。逸甚信任,使文將兵,極得衆心。文因間其子弟,或奔或徙。及逸死,國無嗣,文自立爲王。其後範佛爲晉揚威將軍戴桓所破,宋交州刺史檀和之將兵擊之,深入其境。至梁、陳,亦通使往來。其國延袤數千裏。高祖既平陳,乃遣使獻方物。其後朝貢遂絕。時天下無事,羣臣言林邑多奇寶者。仁壽末,上遣大將劉方爲〈馬雚〉州道行軍總管,率欽州刺史寧長直、〈馬雚〉州刺史李暈、開府秦雄步騎萬餘,及犯罪者數千人擊之。其王梵志率其徒乘巨象而戰,方軍不利。方於是多掘小坑,草覆其上,因以兵挑之。梵志悉衆而陳,方與戰,僞北,梵志逐之,至坑所,其衆多陷,轉相驚駭,軍遂亂。方縱兵擊之,大破之。頻戰輒敗,遂棄城而走。方入其都,獲其廟主十八枚,皆鑄金爲之,蓋其有國十八葉矣。方班師,梵志復其故地,遣使謝罪。於是朝貢不絕。
《唐書》曰:貞觀中,林邑王梵頭利死,率國人共立頭利女王諸葛地,頭利之姑子女王獨任,國中不寧,大臣可倫翁定乃立地爲王,妻之以女,主其國乃定。諸葛地自立後,遣使可倫因地盤獻火珠,狀如水精,日午時正,以珠承影,取艾衣之,火見,雲得之於羅剎國。今之環王國主,即梵志之後。在日南郡西,陸行二十餘日方至。
○扶南國
蕭子顯《齊書》曰:扶南國,男子截錦爲橫幅,女爲貫頭。貧者以布自蔽。鍛金環鏆、(音貫。)銀食器。伐木起屋,國王居重閣,以木柵爲城。海邊生大箬,葉長八九尺,編其葉以覆屋。國王行乘象。婦女亦能乘象。無牢獄。有訟者,則以金指環若雞子沸湯中令探之。又燒鑕令赤,着手上,捧行七步。有罪者手皆焦爛,無罪者不傷。又令沒水,直者入即沉,不直者不沉。
又曰:扶南在日南之南、大海西灣中,廣袤三千餘裏。有大江,水西流入海。其先有女人爲王,名柳葉。又有激國人名混填,夢神賜弓一張,教乘船入海。填晨起,於神廟樹下得弓,即乘船向撫南。柳葉見船,率衆欲御之。混填舉弓遙射,貫舶一面,通,中人。柳葉怖,遂降。混填娶以爲妻,惡其裸露形體,乃穿疊布貫其首。遂治其國,子孫相傳。
《南史》曰:扶南王混盤死,國人共舉大將軍範蔓爲王。蔓勇健,有權略,復以兵威攻伐旁國,鹹服屬之,自號扶南大王。乃作大船,窮漲海,開國十餘,闢地五六千里。蔓死後,大將範尋殺其子長而代立,更繕國內,起觀閣,遊戲之。朝且中脯,三四見客。百姓以蕉、蔗、龜、鳥爲禮。國無牢獄,於城溝中養鱷魚,門外圈猛獸,有罪者輒以喂猛獸及鱷魚。魚、獸不食爲無罪,三日乃放之。鱷魚大者長三丈餘,狀如鼉,有四足,喙長六七尺,兩邊有齒,利如刀劍,常食魚。遇得獐鹿及人亦啖之。蒼梧以南及外國皆有之。
又曰:扶南王憍陳如,本天竺婆羅門也。有神語曰:"應王扶南。"憍陳如心悅,南至盤盤,扶南人聞之,舉國欣迎戴而立焉。復改制度,用天竺法。憍陳如死後,王持梨陁跋摩,宋文帝元嘉中,三奉表獻方物。齊永明中,王憍陳如闍邪跋摩遣使送珊瑚佛像,並獻方物,詔授安南將軍,扶南王。其國人皆醜黑拳發。所居不穿井,數十家共一池,引汲之。俗事天神,以銅爲像,二面者四手,四面者八手,手各有所持,或小兒,或鳥獸,或日月。其王出入乘象,嬪侍亦然。王生則偏踞翹膝,垂左膝至地,以白疊敷前,設金盆香爐於其上。國俗,居喪則剃髮除須。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爲灰爐,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人性貪吝,無禮義。男女恣其奔隨。
《隋書》曰:扶南國王遣貢獻,其王姓古龍。諸國多姓古龍。訊耆老,言崑崙無姓氏,乃"崑崙"之訛。
《抱朴子》曰:扶南國出金鋼,可以刻玉,狀似紫石英。其所生在百丈水底盤石上,如鍾乳。人沒水取之,竟日乃出。以鐵槌之不傷,鐵反自損。以羖羊角扣之,漼然冰泮。
《外國傳》曰:扶南人,若戶中亡器物者,即以米一升,詣神廟,乞神見盜者,以米着神足下。明日取米,呼戶中奴婢,分令齧之,盜者口中血出,米完不碎;不盜者入口即敗。從日南至徼外悉爾。
又曰:扶南之東漲海中有大火洲。洲上有樹,得春雨時皮正黑;得火燃樹皮,正白。紡績以作手巾,或作燈注,用不知盡。
又曰:扶南國人,最大居舍,雕文刻鏤,好佈施,多禽獸。王好獵,皆乘象,一去月餘日。
《南州異物志》曰:扶南國在林邑西三千餘裏,自立爲王,諸屬皆有官長,及王之左右大臣,皆號爲崑崙。
○真臘國
《隋書》曰:真臘國,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屬國也。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南接車渠國,西有朱江國。其王姓剎利氏,名質多斯那。自其祖漸已強盛,至質多斯那,遂兼扶南而有之。死,子伊奢那先代立,居伊奢那城,郭下二萬餘家。城中有一大堂,是王聽政之所。其王三日一朝,坐五香七寶牀,上施寶帳,帳以文木爲竿,象牙金鈿爲壁,狀如小屋,懸金光焰,有同於赤土。前有金香爐,二人侍側。王着朝霞,古貝纓絡腰腹,下垂至脛。頭戴金寶花冠,披真珠瓔珞。足履革屣,耳懸金璫。常服白疊,以象牙爲屩。有五大臣,一曰孤落支,二曰高相憑,三曰婆阿多陵,四曰舍磨陵,五曰髯羅婁,及諸小臣。朝於王者,輒於階下三稽首。王喚,上階則跪,以兩手抱膊,繞王還坐。議政事訖,跪伏而去。其國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數與陀桓、林邑二國戰爭。其人行止皆持兵仗,若有徵伐,因而用之。其俗,非王妻子不得爲嗣。王初立之日,所有兄弟並刑殘之,或去一指,或劓其鼻,別處供給,不得仕進。人形小而色黑,婦人亦有白者,悉拳發垂耳,性氣捷勁。居處器物頗類赤土。以右手爲淨,左手爲穢。每旦澡洗,以楊枝淨齒,讀頌經咒,又澡洗,乃食。食罷,還用楊枝淨齒。飲食多蘇酪、沙糖、炕粟、米餅。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擩而食。男婚禮畢,即與父母分財別居。父母死,小兒未婚者,以餘財與之;若婚畢,財物入官。其喪葬,兒女皆七日不食,剃髮而哭,僧尼道士親故皆來聚會,音樂送之,以五香木燒屍,收灰以金銀瓶盛,送於大水之內。貧者或用瓦,而以彩色畫之。亦有不焚,送屍山中,任野獸食者。其國北多山阜,南有水澤,地氣尤熱,無霜雪,饒瘴癘毒蟲。土宜梁稻,與日南、九真相類。異者有婆那娑樹,無花葉,似冬瓜;菴羅樹,花葉似棗,實似李;毗野樹,花似木瓜,葉似杏,實似楮;婆田羅樹,花葉實並似棗而小異;歌畢他樹,花似李,葉似榆而厚大,實似李,其大如升。海中有魚,名建同,四足,無鱗,其鼻如象,吸水上噴,高五六十尺。有浮胡魚,其形如鱔,嘴如鸚鵡,有八足。多大魚,半身出水,望之如山。每五、六月中,毒熱氣流行,即以白豬、牛、羊,於城西門外祠之;不然者,谷不登,六畜多死。近都有陵伽鉢婆山,上有神祠,每以兵二千人守衛。城東有神名婆多利,祭用人肉。每年殺人,以夜祀禱。大業十三年,遣使貢獻,帝厚禮之。其後亦絕。
《唐書》曰:真臘國,貞觀二年,又與林邑國俱來朝獻。太宗嘉其歷遠疲勞,錫賚甚厚。南方人謂真臘國爲吉篾國。自神龍以後,真臘分爲二:半以南近海,多陂澤處,謂之水真臘;半以北多山阜處,謂之陸真臘。亦謂之文單國。高宗、則天、玄宗朝,並遣使朝貢。水真臘國,其境東西南北約皆八百里,東至奔陀、浪州,西至墮羅鉢底國,南至小海,北即陸真臘,其王所居城號婆羅是拔。國之東界有小城,皆謂之國。其國多象。元和八年,遣李摩那等來朝貢。
○參半國
《唐書》曰:武德中,參半國遣使朝貢。其國在真臘西南千餘裏。城臨大海,土地下溼,風俗物產並與林邑國同。
○白頭國
《唐書》曰:貞觀中,扶南來獻白頭國二人於洛陽,雲其國在扶南之西,參半之西南。男女皆素首,身又凝白。居山洞之中,四面巖險,故人莫至。與參半國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