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是宋代著名的類書,爲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三月,成書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覽》採以羣書類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門而編爲千卷,所以初名爲《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所以又更名爲《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爲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萬象。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黃帝軒轅氏
《史記》曰: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諸侯有不順者,從而徵之,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山。南至江,登熊、湘。北極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無常處,以師兵爲營衛。官名皆以命,爲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獲寶鼎。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有土德之瑞,故號曰黃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氏之女,是爲嫘祖。(音縲)爲正妃,生二子,其後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爲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弱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爲帝顓頊。
又《封禪書》曰:"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龍,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帝之弓,百姓仰望。帝既上,乃抱其弓與龍髯而號。故後世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又曰:漢武帝北遂巡狩,還,祭黃帝冢。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羣臣葬其衣冠耳!"
《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與少典氏婚,故《國語》兼稱焉。及神農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五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龍顏,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爲名,又以爲號。與神農氏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克之。力牧、常先、大鴻、神農、皇直、封巨人鎮大山,稽鬼、臾區、封胡、孔甲等,或以爲師,或以爲將,分掌四方,各如己視,故號曰黃帝四目。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鹹出焉。其史倉頡,又取像鳥跡,始作文字。史官之作,蓋自此始。記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書契。黃帝一號帝鴻氏,或曰歸藏氏,或曰帝軒。吹律定姓,有四妃,生二十五子,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歲。
又曰:神農氏衰,黃帝修德化民,諸侯歸之。黃帝於是乃擾馴猛獸,與神農氏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克之。又徵諸侯,使力牧、神、農、皇直討蚩尤氏,擒之於涿鹿之野;使應龍殺之於兇黎之丘。凡五十五戰,而天下大服。或傳以爲仙,或言壽三百歲,葬於上郡陽周之喬山。
《鬻子》曰:黃帝年十歲,知神農之非而改其政。
《春秋內事》曰:軒轅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室,高棟深宇,以避風雨。
《孝經鉤命訣》曰:附寶出,降大靈,生帝軒。(附寶,帝軒母也。電黃精軒轅氣也。軒,黃帝名。附或作付也。)
《古史考》曰:有熊氏巳姓,或曰姓公孫。
《山海經》曰:有人衣青,名曰黃帝女妖。(青魅,旱鬼也。)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冀州,中土。)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從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妖,雨止,遂殺蚩尤。
《歸藏》曰:昔黃帝與炎神爭鬥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易下·系》曰: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河圖握樞》曰:黃帝名軒,北斗黃帝之精。母地祗之女附寶,之郊野,大電繞鬥樞星耀,感附寶,生軒,胸文曰:"黃帝子"。
《河圖挺佐輔》曰:黃帝修德立義,天下大治。乃召天老而問焉:"餘夢見雨龍挺日圖即帝,以授餘於河之都,覺昧素善,不知其理,敢問於子。"天老曰:"河出龍圖,洛出龜書,紀帝錄列聖人所紀,姓號興,謀治平,然後鳳凰處之。今鳳凰已下三百六十日矣,合之圖紀,天其授帝圖乎?"黃帝乃祓齋七日,衣黃衣,冠黃冕,駕黃龍之乘,戴蛟龍之旗。天老五聖皆從以遊河洛之間,求所夢見者之處,弗得。至於翠嬀之淵,大盧魚溯流而至。乃問天老曰:"子見夫中河流者乎?"曰:"見之。"顧問五聖,皆曰莫見,乃辭左右,獨與天老跪而迎之。五色畢具,天老以授黃帝。黃帝舒視之,名曰《錄圖》。
《龍魚河圖》曰:黃龍附圖,鱗甲成字,從河中出,付黃帝,令侍臣自寫以示天下。
又曰: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沒後,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爲殄伏。
《尚書中候》曰:帝軒提像,配永循機,(軒,軒轅黃帝名。永,長也。循,順也。黃帝軒轅觀攝提之象,配而行之,以長爲順,升機爲政。)天地休通,五行期化,(休,美也。天地美氣相通行,應四時之期而變化。)河龍圖出,(龍銜圖而出也。)洛龜書成,(龜負書而出。威,則也。)赤文像字,以授軒轅。
《韓詩外傳》曰:黃帝召天老而問:"鳳像何如?"天老曰:"夫鳳像鴻前而麟後,蛇頭而魚尾,龍文而雞身,燕頷而雞啄。"黃帝乃齋於中宮,鳳蔽日而至。黃帝降於東階,西面再拜稽首。皇天降祉,敢不承命。鳳乃止帝東園。
《詩含神霧》曰:大電繞樞照郊野,感附寶,生黃帝。
《大戴禮》曰:宰我問於孔子曰:"昔者予問諸榮君,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人也,抑非人耶?何以至於三百年?"孔子曰:"黃帝,少典之子也,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教熊、羆、貔、貅、豹、虎以與赤帝大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行其志。黃帝斧佛,衣大帶斧裳,乘龍駕雲,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財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神百年,亡而民得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傳》曰:黃帝以雲紀,故爲雲師而云名。
《春秋元命苞》曰:黃帝龍顏,得天庭陽,上法中宿,取象文昌,戴天履陰,秉數制剛。(顏有龍,象以軒轅也。庭陽,太微庭也。戴天,天文在首。履陰,陰字在足下也。制剛,紀也,紀正四輔也。)
《管子》曰:黃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得太常而察乎地利;得蒼龍而辨乎東方;得祝融而辨乎南方;得大封而辨乎西方;得后土而辨乎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
又曰:黃帝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腸胃之病。
《列子》曰:黃帝即位十有五年,竭聰明,盡智力,營百姓,焦然肌色皯(古厚切。)黣,(音妹。)昏然五情爽惑,(用聰明未足以致治,祗足以亂神也。)黃帝乃喟然嘆曰:朕之過淫矣。(淫當作深。)養一已其患如此,治萬物其患如此(惟任而不養,縱而不治,則性命自反,天下自安。)於是放萬機,舍宮寢,去直侍,撤懸,減廚膳,退而閒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心無慾則形自服矣。)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將明至理不可以清求,故寄之於夢,聖人無夢也。)遊於華胥氏國。華胥氏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必便有此國也。明至理必如此耳。《淮南子》雲:正西曰弇州,西北曰合州。)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裏;(舟車足力,形之員者耳,神道恍惚,不行而至也。)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師長,其民無嗜慾,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傷;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憎愛;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理無生死,故無所樂惡,理無愛憎,故無所親疏,理無順逆,故無所利害也。)都無所愛憎,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至和者,無物能傷,溺熱痛癢,實由畏懼也。)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牀。雲霧不閡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汨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黃帝既悟,怡然自得。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假當爲遐。)
《莊子》曰:北門成問於黃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吾始聞之而懼,復聞之而惑。"帝曰:"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義禮,建之以太清。"(以人奏之,以天徵之,天人合德,爾乃知以春爲禮,以秋爲義,太清乃建。)
又曰: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方明爲御,昌寓驂乘,張若、隰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適遇牧馬童子,問途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吾子之事雖然,請問爲天下。"小童辭。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爲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馬以過分爲害。)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又曰:黃帝聞廣成子在於崆峒之上,故往見之,曰:"敢問至道之精。"廣成子曰:"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簇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又奚足以語至道?"黃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復往邀之。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從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之精,窈冥冥;至道之極,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
《屍子》曰:子貢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計而耦,不約而成,此之謂四面。"
《韓子》曰:師曠謂晉平公曰:"黃帝合鬼神於西太山之上,駕象車,六交龍,畢方並館,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乃作爲清角之樂。"
《淮南子》曰:黃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輔之,(力牧太山稽輔,則黃帝之師也。孟子曰:王者師臣也。)以理日月星辰之道,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度,正律歷之數;明上下,等貴賤;使強不得掩弱,衆不得暴寡;人民保命不夭,(能安性命,不夭折也。)歲時熟而不兇,(不兇,無災害也。)百官正而不私,(皆在公也。)上下調而無尤;(君調臣和,無尤過也。)法令明而不暗,輔佐公而不阿;(卿士公正,不阿意曲從。)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隈,曲深處,魚所聚也。)道不拾遺,市不預價;城郭不閉,邑無盜賊;商旅之人,相讓以財;狗彘吐菽慄於道路而無忿爭之心。於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道,風雨時節,五穀登熟;虎豹不妄噬,鷙鳥不妄搏;鳳凰翔於庭,麒麟擾於郊;青龍進駕,飛黃伏皁;(飛黃出西方,其狀如狐,頂上有角,乘之壽千歲。皁,櫪也。)諸北儋耳之國,莫不獻其貢職。
《論衡》曰:諡法:靖民則法曰皇,德象天地曰帝。皇帝者,安民之諡,非得道之稱也。
蔣子《萬機論》曰:黃帝之初,養性愛民,不好戰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稱號,交共謀之,邊城日驚,介冑不釋。黃帝嘆曰:"夫君危於上,民安於下,主失於國,其臣再嫁,厥疾之由,非養寇耶!今處民萌之上,而四盜亢衡,遞震於師。"於是遂師營壘,以滅四帝。向令黃帝若不龍驤虎變而與俗同道,則其民臣亦害於四帝矣!
《抱朴子》曰: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之體者。猶復不敢端坐而得道,故涉王屋而受丹經,到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入金谷而諮老子,論道養則質玄素二女,精推步則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后,著體診則受雷岐,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四澤之亂,相地理則書青鳥之說,救傷殘則綴金冶之術。故能畢記祕要,窮盡道真。
又曰:昔黃帝東到青丘,過風山,見紫府先生,受三皇內文以劾召萬神。南到負隴蔭,逮木觀百靈之所登;採若戟之華,飲丹巒之水。西見中黃子,受九品之方。過崆峒,從廣成子,受自然之經。北到洪堤,上具茨,見大隗君,黃蓋童子授神芝圖,還陟王君居得神丹。注說:到峨嵋山見皇人於玉堂。
又曰:汲郡冢中竹書言:"黃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爲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故司空張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黃帝仙去,其臣思戀罔極,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廟而四時祠之。"
《孫綽子》曰:黃帝之遊天衢,奏鈞天之鼓,建日月之旗,乘琱雲之輿,駕六翼之龍。彭祖前驅,松喬俠轂,光景流而不返,長風逐而不及,發〈車刃〉紫宮,不崇朝而匝六合也。
《符子》曰:黃帝將適昆虞之丘,中路逢容成子,乘翠華之蓋,建日月之旗,驂紫虯,御雙鳥。黃帝命方明避路,謂容成子曰:"吾將釣於一壑,棲於一丘。"
又曰:黃帝謂其友無爲子曰:"我勞天下矣,疲於形役,請息駕於玄圃,子其代之。"無爲子曰:"焉能棄我之逸,而爲君之勞哉!"乃攀龍而俱去。
晉·牽秀《黃帝頌》曰:邈矣軒轅,應天載靈。通幽遠覽,觀象設形。誕敷厥訓,彝倫攸經。德從風流,化與雲徵。皇猷允塞,地平天成。爰登方岳,封禪勒成。紛然鳳舉,龍騰太清。違落九土,陟彼高冥。民斯攸慕,涕泗沾纓。遐而不墜,式頌德聲。
《帝王世紀》曰:有巢氏已降,至黃帝,爲三皇,號中古。
○少昊金天氏
《帝王世紀》曰: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爲玄囂。降居江水,有聖德,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帝,以金承土,《帝圖訁韱》所謂白帝朱宣者也。故稱少昊,號金天氏。在位百年而崩。
《河圖》曰: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氣感,生白帝朱宣。(宋均注云:朱宜,少昊氏也。)
《古史考》曰:窮桑氏,贏姓也。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或曰宗師太昊之道,故曰少昊。
《遁甲開山圖》曰:帝少昊死,葬雲陽山。
《傳》曰:魯昭公十七年,郯子來朝,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也?"郯子曰:"吾祖也。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啓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雎鳩氏,司馬也。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爲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爲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
魏曹植《少昊贊》曰:祖自軒轅,青陽之裔。金德承土,儀鳳帝世。官鳥號名,殊職別系。農正扈民,各有品制。
○顓頊高陽氏
《史記》曰: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像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潔誠以祭祀。帝生子曰窮蟬。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爲帝嚳。
《古史考》曰:高陽氏,妘姓,以水德王。
《帝王世紀》曰:帝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僕,蜀山氏女,爲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女樞生顓頊於若水,首戴干戈,有聖德。父昌意,雖黃帝之嫡,以德劣降居若水,爲諸侯。及顓頊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年而冠,二十而登帝位,平九黎之亂,以水事紀官。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於是神民不雜,萬物有序。始都窮桑,後徙商丘,命飛龍效八風之音作樂,作五音以祭上帝。納勝墳氏女娽,(音祿)生老童。有才子八人,號八凱。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一歲。歲在鶉火而崩,葬東郡頓丘廣陽裏。
《河圖》曰:瑤光之星,如蜺貫月,正白,感女樞幽房之宮,生黑帝顓頊。
《大戴禮》曰:宰我曰:"請問帝顓頊。"孔子曰:"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乘龍而至四海。北至幽陵,南至交阯,西濟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礪。"
《春秋元命苞》曰:顓頊並幹,上法月參。集威成紀,以理陰陽。(並猶重也。水精主月,參伐主斬刈,成功兼此月職,重助費以爲表也。)
《山海經》曰:黃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幹流,取倬子曰河女,生帝顓頊。
又曰:顓頊死即復甦。
《淮南子》曰:顓頊之法,婦人不避男子於路者,祅之於四達之衢。(祅,音弗。除其不祥。)
魏曹植《帝顓頊贊》曰:昌意之子,祖自軒轅。始誅九黎,水德統天。以國爲號,風化神宣。威鴻八極,靡不祗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