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傳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後附有王肅序和《後序》。《後序》實際上分爲兩部分,前半部分內容以孔安國語氣所寫,一般稱之爲《孔安國序》,後半部分內容爲安國以後人所寫,故稱之爲《後孔安國序》,其中收有孔安國的孫子孔衍關於《家語》的《奏言》。

好生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對。公曰:“寡人有問於子,而子無言,何也?”對曰:“以君之問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爲對。”公曰:“其大何乎?”


孔子曰:“舜之爲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其任授賢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靜虛,化若四時而變物。是以四海承風,暢於異類,鳳翔麟至,鳥獸馴德。無他,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問,是以緩對。”


虞、芮二國爭田而訟,連年不決,乃相謂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質之。”


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爲大夫,大夫讓爲卿。虞、芮之君曰:“嘻!吾儕小人也,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遂自相與而退,鹹以所爭之田爲閒田矣。


孔子曰:“以此觀之,文王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從,不教而聽,至矣哉!”


孔子曰:“君子三患:未之聞,患不得聞;既得聞之,患弗得學;既得學之,患弗能行。君子有五恥:有其德而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而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民不足,君子恥之;衆寡均而人功倍己焉,君子恥之。”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雨至,釐婦室壞,趨而託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


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爲,可謂智乎!”


孔子家語-好生-相關圖片

孔子家語 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