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本草》,食療專著,3卷。唐代孟詵撰,張鼎增補改編。約成書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一般認爲此書前身爲孟詵《補養方》,張鼎補充89種食療品,又加按語(冠以“案經”,或作“謹按”),編爲本書。共載文227條,涉及260種食療品。諸品名下,註明藥性(溫、平、寒、冷),不載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單方,間或論及形態、修治、產地等。首載菠薐、胡荽、莙薘、鱖魚等食蔬。尤以動物臟器療法與藻菌類食療作用之記載引人注目。所錄食療經驗多切實際,藥物來源廣泛,充分顧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區性,爲唐代較系統全面之食療專著。原書早佚,敦煌曾有殘卷出土,近代有輯佚本。
(一)上主治五臟不足,傷中氣絕,利益十二經脈、廿五絡血氣。生喫(微)動氣,蒸熟爲上。〔卷·心·嘉〕
(二)又方,(熟)去心,曝幹爲末,着蠟及蜜,等分爲丸服。(日服三十丸),令(人)不飢。學仙人最爲勝。〔卷·嘉〕
(三)若雁腹中者,空腹服之七枚,身輕,能登高涉遠。採其雁(食)之,或糞於野田中,經年猶生。〔卷·嘉〕
(四)又,或於山岩石下息、糞中者。不逢陰雨,數年不壞。〔卷·嘉〕
(五)又,諸飛鳥及猿猴,藏之於石室之內,其猿、鳥死後,經數百年者,取得之服,永世不老也。〔卷·嘉〕
(六)其子房及葉皆破血。〔卷·嘉〕
(七)又,根停久者,即有紫色。葉亦有褐色,多采食之,令人能變黑如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