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竇材編撰於紹興十六年(1146年)。託名扁鵲所傳,故名。此書以重視經絡和鍼灸療法爲特點。捲上介紹“黃帝灸法”“扁鵲灸法”及竇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較強調扶陽,禁用寒涼之劑。卷中論及傷寒、陰毒、勞復、喉痹、虛勞、中風等100餘種外感、內傷及臨牀各科雜病。卷下除續載部分病症外,“扁鵲神方”收有94方,分別介紹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當數量的方劑不見於宋以前的醫籍,並保留有我國較早的麻醉方劑—睡聖散,頗具參考價值。
凡瘡口或金刃破處,宜先貼膏藥以御風,不然致風氣入內,則成破傷風。此證最急,須早治,遲則不救。
若初得此時,風客太陽經,令人牙關緊急,四肢反張,項背強直,急服金華散,連進二三服,汗出即愈。若救遲則危篤,額上自汗,速灸關元三百壯可保,若真氣脫,雖灸無用矣。(此證所患甚微,爲害甚大,雖一毛孔之傷,有關性命之急,一人因拔髭一莖,忽然腫起不食,有友人詢餘,餘曰∶此破傷風也,速灸爲妙。瘍醫認作髭疔,治以寒涼,不數日發痙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