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原名《周書》,在性質上與《尚書》類似,是我國古代歷史文獻彙編。舊說《逸周書》是孔子刪定《尚書》後所剩,是爲“周書”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爲此書主要篇章出自戰國人之手,可能還經漢代人改易或增附。《逸周書》今今本全書十卷,正文七十篇,其中十一篇有目無文,四十二篇有晉五經博士孔晁注。各篇的篇名均贅“解”字。又序一篇,各本或在卷端,或附卷尾。
維王不豫,於五日召周公旦,曰:“嗚呼,敬之哉!昔天初降命於周,維在文考,克致天之命。汝維敬哉!先後小子,勤在維政之失。政有三機、五權,汝敬之哉。克中無苗,以保小子於位。
“三機:一疑家,二疑德,三質士。疑家無授衆,疑德無舉士,直士無遠齊。籲,敬之哉!天命無常,敬在三機。五權:一曰地,地以權民;二曰物,物以權官;三曰鄙,鄙以權庶;四曰刑,刑以權常;五曰食,食以權爵。不承括食不宣,不宣授臣。極賞則淈,淈得不食。極刑則仇,仇至乃別,鄙庶則奴,奴乃不滅。國大則驕,驕乃不給,官庶則荷,荷至乃辛。物庶則爵,乃不和。地庶則荒,荒則聶。人庶則匱,匱乃匿。嗚呼,敬之哉!汝慎和,稱五權,維中是以,以長小子於位,實維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