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類聚

《藝文類聚》是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歐陽詢與令狐德棻、陳叔達、裴矩、趙弘智、袁朗等十餘人於武德七年(624年)編纂而成的一部綜合性類書,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類書,它保存了中國唐代以前豐富的文獻資料,尤其是許多詩文歌賦等文學作品。與《北堂書鈔》、《初學記》、《白氏六帖》合稱“唐代四大類書”。

卷一百·災異部

旱 祈雨 蝗 螟 蟊 賊 蜮


◇旱


《春秋考異郵》曰:旱之言悍也,陽驕蹇所致也。


《山海經》曰:泰華之上,削成而四方,有蛇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旱。


又曰:東荒北隅有山,名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夸父,不得覆上,故下數旱,旱而作龍應之,乃得大雨。


《周官》曰:司巫,掌羣巫之政令,若國大旱,則率巫而舞雩。


《禮記》曰: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焉,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尫而奚若,曰:天則不雨,曝人之疾,子毋乃不可乎,然則吾欲曝巫而奚若,曰:天則不雨,而望愚婦人,於己求之,毋乃已疏乎,徙市則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諸侯薨,市三日,爲之徙市,不亦可乎。


《毛詩》曰:倬彼雲漢,昭回於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饉薦臻,靡神不舉,靡愛斯牲,圭璧既卒,寧莫我聽,旱既太甚,蘊隆蟲蟲,不殄禋祀,自郊俎宮,上下奠瘞,靡神不宗,旱既太甚,滌滌山川,旱魃爲虐,如炎如焚,我心憚暑,憂心如燻。


韋曜《毛詩問》曰:雲漢之詩,旱魃爲虐,傳曰:魃,天旱鬼也,箋雲,旱氣生魃,天有常神,人死爲鬼,不審旱氣生魃奈何,答曰:魃鬼人形,眼在頂上,天生此物,則將旱也,天欲爲災,何所不生,而云有常神者耶。


《左傳》曰:鄭大旱,使屠擊有事於桑山,斬其木,不雨,子產曰:有事於山,藝山林也,而斬其木,其罪大矣。


又曰:衛大旱,卜有事於山川,不吉,甯《莊子》曰:昔周飢,克殷而年豐,天其或者欲使衛討邢乎,從之,師興而雨。


又曰:夏大旱,公欲焚巫尫,臧文仲曰:非旱備也,修城郭,貶食省用,務穡勸分,此其務也,巫尫何爲,天欲殺之,則如勿生,若能爲旱,焚之滋甚,公從之,是歲飢而不害。


《春秋繁露》曰:水乾土則大旱。


《家語》曰:孔子在齊,齊大旱,春飢,哀公問於孔子曰:旱如之何,孔子曰:凶年則乘駑馬,力役不興,馳道不修,祈以敝涇,[《太平御覽》八百七十九作幣玉。]祭事不懸,祀以下牲,此則賢君自貶以救民之禮也。


《管子》曰:春不收枯骨於[《太平御覽》三十五作朽。]胔,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


《晏子》曰:齊大旱,公召羣臣問曰:天不雨久矣,民且飢色,吾使人卜之,崇在高山廣澤,寡人少賦斂以祠靈山,可乎,羣臣皆莫有對者,晏子進曰:不可,祠此無益也,夫靈山固以石爲身,以草木爲毛髮,天久不雨,發將燋,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莊子》曰:梁君出獵,見白雁羣,君欲射之,道有行者駭之,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孫龍,下車撫矢曰:昔先公時,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祠乃雨,公下堂頓首曰:吾欲所以求雨,以爲民也,當[《太平御覽》四百五十七當上有寡人將自四字,此脫。]之,言未卒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爲於天而惠於民,今君主以白雁而欲殺人乎。


《韓子》曰:晉公使師曠奏清徵,師曠曰:清徵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聞乎,師曠曰:君德薄,不足以聽之,聽之將恐有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原遂聽之,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從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墮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室,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洪範五行傳》曰:魯桓公五年,大雩,旱也,先是公弒君而立,有自危之心,而下有悲{封心}之氣,外結大國,娶於齊以爲夫人,後比二年,天子使大夫來聘,桓上得天子意,憑大國之心,則有亢陽之意,以御臣下,興州丘之役,以勞百姓,則臣下離心而不從,故應是而秋大旱。


又曰:旱所謂常陽,不謂常陽而謂旱者,以爲災也,旱之爲言乾,萬物傷而乾,不得水也,君持亢陽之節,暴虐於下,興師旅,動衆勞民,以起城邑,臣下悲怨而心不從,故陽氣盛而失度,故旱災應也。


《物理論》曰:陽盈而過,故致旱。


《神農求雨書》曰: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爲青龍。又爲火龍東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爲赤龍南方,壯者舞之,戊己不雨,命爲黃龍,壯者舞之,庚辛不雨,命爲白龍。又爲火龍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爲黑龍北方,老人舞之,如此不雨,潛處,闔南門,置水其外,開北門,取人骨埋之,如此不雨,命巫祝而曝之,曝之不雨,神山積薪,擊鼓而焚之。


《黃帝佔書》曰: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


《師曠佔》曰:歲欲旱,旱草先生,旱草者,蒺{艹梨}也。


《神異經》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鰂,遇者得之,投溷中乃死,旱災消也。


京氏別對災異曰:久旱何,曰:人君無施澤惠利於下,則致旱也,不救即蝗蟲害穀,其救也,省謫罰,行寬大,惠兆民,勞功吏,賜鰥寡,廩不足。


《孔叢子》曰:子豐拜高第御史,建初元年,歲大旱,乃上疏曰:臣聞爲不善而災報,得其應也,爲善而災至,遭時運也,陛下即位日新,視民如傷,而不幸耗旱,時運之會耳,非政教之所致也,昔成湯遭旱,因自責,減御損膳,而大有年,天意者陛下未爲成湯之事焉,天子納其言而從之,三日雨即降,轉拜黃門侍郎,典東觀事。


《漢書》曰:東海有孝婦,少寡無子,養姑甚謹,姑告鄰人曰:孝婦養我勤苦,哀其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後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婦誣服,郡掾於公,以爲此婦女不殺也,太守不聽,於公爭之弗得,乃抱具獄,哭於府上,因辭疾去,郡中枯旱三年,後太守至,殺牛自祭孝婦冢,因表墓,天立大雨,歲熟,郡中以此大敬重於公。


《東觀漢記》曰:和憙鄧後稱制,京師旱,至五月朔,太后幸雒陽寺,省庶獄,舉冤囚,杜泠不殺人,自誣,被掠羸困,使興見,畏吏,不敢自理,吏將去,微疾舉頸,若欲有言,太后察視,覺之,即呼還問狀,遂信,即時收令下獄,抵罪,尹左遷,行未還宮,澍雨大降。


《會稽典錄》曰:夏香,字曼卿,永興人也。爲農夫,香挺然特立,明果獨斷。年十五,縣長葛君,出臨靈星,會客飲宴。時郡遭大旱,香進諫曰:昔殷湯遭旱,以六事自責,而雨澤應澍,成王悔過,偃禾復起。自古先聖,畏懼天異,必思變復,以濟民命。今始罹天災,縣界獨甚,未聞明達崇殷周之德,臨祭獨歡,百姓枯瘁,神祇有靈,必不享也。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宜當還寺,長即罷會,身損俸祿,以贍饑民。


《汝南先賢傳》曰:袁安爲楚相,會楚王英事,互相牽引,拘繫者千餘人,三年而獄不決,坐掠幽而死者百餘人,天用炎旱,赤地千里,安受拜,即控轡而行,既到,決獄事,人人具錄其辭狀,本非首謀,爲王所引,應時理遣,一旬之中,延千人之命,其時甘雨滂霈,歲大豐稔。


【詩】晉李顒經渦路作詩曰:言歸越東足,逝將反上都,後洫慎中路,改轍修茲衢,旦發石亭境,夕宿桑首墟,勁焱不興潤,零雨莫能濡,亢陽彌十旬,涓適未蹔舒,泉流成平陸,結駟可回車,肇允相忘鱗,翻爲涸池魚,咫步不能移,白日奄桑榆。


梁庾肩吾奉和武帝苦旱詩曰:陽山蛇不蟄,如澤鳥猶攢,蹔息流膏雨,將似怨祁寒,文衣夜不臥,疏食晝忘餐,絜誠同望祀,惟馨等浴蘭,江蘋享上帝,荊璧奠高巒,繁雲興嶽立,蒸穴動龍蟠,渭渠還積水,滮池更起瀾。


【頌】漢東方朔旱頌曰:維昊天之大旱,失精和之正理,遙望白雲之酆淳,滃曈曈而妄止,陽風吸習而熇々,羣生閔懣而愁憒,隴畝枯槁而允布,壤石相聚而爲害,農夫垂拱而無爲,釋其耰鉏而下涕,悲壇畔之遭禍,痛皇天之靡濟。


【啓】梁簡文帝謝敕示苦旱詩啓曰:伏以九年之水,不傷堯政,七載之旱,無類湯朝,歲弘則公田已修,農勤則我庾惟億,今者亢陽以來,爲日未久,將恐督郵不黜,失在汝南之守,曝胔未收,無傷河南之尹,而載勞興居,仰發歌詠,無愛珪璧,有事山川,菲飲食矣,加之以撤膳焉,中夜不寐,加之以申旦焉,此唐虞之所闕如,軒頊之所不逮。


【書】魏應璩與廣川長岑瑜書曰:頃者炎旱,日更增甚,砂礫銷鑠,草木燋卷,處涼臺而有鬱蒸之煩,浴寒水而有爍爛之燥,宇宙雖廣,無陰以憩,雲漢之詩,何以過此,土龍矯首於玄寺,泥人鶴立於闕里,修之歷旬,靜無徵效,明勸教之術,非致雨之備也,知恤下民,躬自曝露,拜起靈壇,勤亦至矣,昔夏禹之解陽旱,殷湯之禱桑林,言未發而水旋流,辭未卒而澤滂霈,今者雲重散而復積,雨垂落而復收,無賢聖殊品,優劣異姿乎。


【文】魏陳王曹植誥咎文曰:五行致災,先史鹹以爲應政而作,天地之氣,自有變動,未必政治之所興致也,於時大風,髮屋拔木,意有感焉,聊假天帝之命,以誥咎祈福,其辭曰:上帝有命,風伯雨師,夫風以動氣,雨以潤時,陰陽協和,庶物以滋,亢陽害苗,暴風傷條,伊周是過,在湯斯遭,桑林既禱,慶雲克舉,偃禾之復,姬公走楚,況我皇德,承天統民,禮敬川嶽,祇肅百神,享茲元吉,釐福日新,至若炎旱赫羲,飈風扇發,嘉卉以萎,良木以拔,何谷宜填,何山應伐,何靈宜論,何神宜誥,於是五靈振竦,皇祇赫怒,招搖警法,攙搶奮斧,河伯典澤,屏翳司風,右呵飛廉,顧叱豐隆,息飈遏暴,元敕華嵩,慶雲是興,效厥年豐,遂乃沈陰坱圠,甘澤微微,雨我公田,爰暨予私,黍稷盈疇,芳草依依,靈禾重穗,生彼邦畿,年登歲豐,民無餒飢。


◇祈雨


《呂氏春秋》曰:昔者殷湯,克夏而王天下,五年不雨,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於是翦其發,割其爪,以爲犧,用祈福於上帝。


荀卿《大略》曰:湯旱而禱曰:政不節與,使民疾與,宮室榮與,女謁盛與,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不雨至斯極也。


《說苑》雲:湯之時,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爛石,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節耶,使民疾耶,蓋辭未已,而天下大雨。


董仲舒曰:廣陵女子諸巫,毋小大,皆相聚,其郭門外,爲小壇,以脯酒祭,便移市,市使門者,無內丈夫,丈夫無得相從飲食。又令吏各往視其夫,皆言到即赴,雨澍而已。


又曰:江都相仲舒,下內史承書從事,其都間吏家在百里內,皆令人故行書告縣,遣妻視夫,賜巫一月租,使巫求雨,復使巫相推擇絜淨易教者祭,跪祝曰:天生五穀以養人,今五穀病旱,恐不成,敬進清酒甘羞,再拜請雨。


又曰:春旱求雨,令縣邑以水曰:[春秋繁露求雨篇作日,後同。]今[○春秋繁露作令。]民禱社,家人祠戶,無斬山林,曝巫聚尫,以玄酒脯,再拜請雨,奉牲禱,以甲乙日爲大蒼龍一,長八丈,居中,爲小龍七,長各四丈,於東方鄉,其間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齊三日,服青衣而舞之,諸里社取五蝦蟆,錯里社之中,池方八尺,深一尺,置水蝦蟆焉,其酒脯祝,齊三日,拜跪陳祝如初,取三歲雄雞,與三歲猳豬,皆燔之於四通神雩。


又曰:夏求雨,令縣邑以水曰家人祀竈,無舉土功,更水浚井,曝釜甑杵臼於衢,七日,爲四通之壇於邑南門之外,方七尺,植赤繒七,其神蚩尤,祭之以赤雄雞七,玄酒清酒祝,齋三日,服赤衣,跪陳祝,如春辭,以丙丁日爲赤龍一,長各七尺,齋三日,服赤衣而舞之,司空嗇夫,亦齋三日,服赤衣而立之,鑿社而通之閭外之溝,取五蝦蟆置社之中池,方七尺,深一尺,酒脯祝,齊衣拜跪陳祝,如初,取三歲雄雞豭豬,燔之四通神雩,開陰陽如春。


又曰:季春[春秋繁露作夏。]禱山陵以助之,令縣邑一[春秋繁露一上有十日二字。]徙市,於邑南門之外,五日,禁男女毋得行入市,家人祠中霤,毋舉土功,聚巫,市旁爲四通之壇,於中央植黃幡五,其神后稷,祭之母肫五,玄脯祝,齋三日,衣黃衣,皆如春辭,以戊己日爲大黃龍一,長五丈,居中央。又爲小龍,長各三丈五尺,土姓五人,皆齋三日,服黃衣而舞之,老者五人,齋三日,衣黃衣而立之,亦通社中於閭外之溝,蝦蟆池方五尺,深一尺,皆如前。


《搜神記》曰:諒輔,字漢儒,廣漢新都人,少給佐史,漿水不交,爲從事,大小畢舉,郡縣斂手,夏枯旱,時以五官掾出禱山川,曰:輔爲郡股肱,不能進諫納忠,薦賢退惡,和調陰陽,至令天下否灄,萬物燋枯,百姓喁喁,無所告訴,咎盡在輔,太守內省責己,自曝中庭,使輔謝罪,爲民祈福,曰無效,令[疑當作今。]敢自誓,至日中雨不降,請以身塞無狀,乃積薪柴,將自焚焉,至禺中時,山氣轉起,雷雨大作,一邵霑潤也,以稱其至誠。


【序】晉傅鹹喜雨賦序曰:泰始九年,自春不雨,以涉夏節,草木共然,百姓以堯有九載之水,湯有七年之旱,恐遭斯運,並有懼心,聖皇勞慮,分使祈禱,遍於羣臣,餘以太子洗馬兼司徒請雨,百辟蒞事,三朝而大雨降,退作斯賦。


【文】晉曹毗請雨文曰:下邳[原訛血阝,據馮校本改。]內史曹毗,敬告山川諸靈,頃節運錯戾,旱亢陰消,川竭谷虛,石流山燋,天無纖雲,野有橫飈,盛夏應暑而或涼,草木無霜而自凋,遑遑農夫,輟耕田畔,悠悠舟人,頓楫川岸,雲根山積而中披,雨足垂零而復散,聖主當膳而減味,牧伯忘餐而過晏,民庶拊心而嚬蹙,搢紳不期而同嘆,斯亦憂勤之極情,而明靈之達觀矣。


梁陸倕請雨賽蔣王文曰:陸周祚胤,鍾嶽降精,聰明正直,得一居貞,無方無體,不疾不行,化馳九縣,位冠百靈,東掩屢愆,西郊已戢,偶龍矯首,泥人鶴立,神聽孔殷,靈應揮霍,儵睹翻伊,俄聞倒洛,樂周神畢,恩洽酒闌,靈談抗袖,鬼笑投拌,惟茲具引,於萬斯懽。


梁任孝恭賽鍾山蔣帝文曰:嘗聞河南少雨,漢主避其正殿,許下輟潤,魏後討彼塵書,和氣乖違,陰陽舛互,風至若湯,雲生猶火,遂能制茲東井,告彼南箕,水滿畢星,氣衝卯地,使君子有亹亹之心,耕夫無慼慼之念。


梁簡文帝祭灰人文曰:積注奄旬,祭在灰人,消茲獸炭,焚此桂薪,積如玉屑,聚若游塵,庶人之風不拂,獄吏之慢寧陳,當令金光小史,侍使玉童,奏雲師於執法,力水伯於天宮,鑕星誅於電女,貫索囚於雷公,廓重氛於八極,靜連絲於四空,既曈曈於車蓋。又赫赫於飛盤,且疑威於趙盾,實望近於□□,[明本作長安。]


◇蝗


《爾雅》曰:食苗心曰螟,食葉曰螣,食根曰蟊,食節曰賊,四蝗蟲名也。


《說文》曰:蝗,螽也。


《廣雅》曰:螽,蝗也。


《毛詩》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詩義疏》曰:赤螣,蝗也,許慎曰:使乞貸則生螣,舊說螟螣蛑賊,一種蟲也,如言寇賊奸宄,內外言之耳,故犍爲文學曰:此四種蟲皆蝗也,實不同,故分別釋之。


又曰:蝗也,今謂蝗子爲螽,一名蠶螽,兗州人謂之螣,蔡伯喈曰:蝗,螣也,當爲災則生,故水處澤中,數百或數十里,一朝蔽地,而食禾粟,苗盡復移,雖自有種,其爲災,雲是魚子在水中化爲之。


《穀梁傳》曰:雨螽於宋,外災不書,此何書,災甚也,奈何,茅茨盡也。


《洪範五行傳》曰:春秋之螽者,蟲災也,以刑罰暴虐,貪叨無厭,興師動衆,蟲爲害矣,雨螽於宋,是時宋公暴虐刑重,賦斂無已,故應是而雨螽。


又曰:介蟲有甲,能蜚揚之類,陽氣所生,於春秋爲螽,今謂之蝗,皆其類也,旱氣動象至矣,故曰有介蟲之孽也。


《春秋佐助期》曰:螽之爲蟲,赤頭甲身,而翼飛行,陰中陽也,螽之爲言衆,暴衆也。


《春秋□[按當作漢,後同。]含孳》曰:蝗起於貪,螽者飛而甲爲害,故天雨螽則刑法醜。


《呂氏春秋》曰:匡章,孟子弟子,謂惠子於魏王之前曰: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爲其害稼也蔽天,狀如嚴雪,是歲天下失瓜瓠。


《漢書》曰:武帝元光五年秋,蝗,四將徵南越,元封六年秋,蝗,兩將徵朝鮮,太初元年夏,蝗,從東方飛至敦煌,三年秋,復蝗,貳師徵大宛,徵和三年,蝗,四年夏,蝗,三將徵匈奴,貳師七萬人沒不還。


又,五行志曰:劉歆以爲蜚,負螽也,性不食穀,食穀爲災,介蟲之孽。


又曰:嚴延年爲河南太守,多殺害,時黃霸在潁川,鳳皇下,而河南界中又有蝗蟲,延年曰:此蝗豈鳳皇食耶。


又曰:王莽地節三年夏,蝗,從東方來,飛蔽天,至長安,入未央宮,緣殿。


《京房易傳》曰:德無節,蟲食菜。


《東觀漢記》曰:馬棱爲廣陵太守,郡連有蝗蟲,穀價貴,棱奏罷鹽官,振貧羸,薄賦稅,蝗蟲飛入海,化爲魚蝦。


又曰:永初七年,郡國蝗飛過。


又曰:宋均爲九江太守,建武中,山陽楚郡多蝗蜚,南到九江,輒東西別去,由是名稱。


又曰:司部災蝗,臺召三府驅之,司空掾梁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審使臣驅蝗何之,災蝗當以德消,不聞驅逐,時號福爲直掾。


謝承《後漢書》曰:吳郡徐栩,爲小黃令,時陳留遭蝗,過小黃,飛逝不集,刺史行部,責栩不治,栩棄官,蝗應聲而至,刺史謝,令還寺舍,蝗即皆去。


又曰:謝夷吾爲壽張令,是時蝗食五穀,野無生草,過壽張界,飛逝不集。


又曰:許季長爲湖令,州郡皆被蝗災,過湖縣,飛去不入。


《續漢書》曰:和帝永元四年,蝗,八年五月,河內陳留蝗,九月,京師蝗,九年。蝗,從夏至秋,先是西羌數反,遣將軍將北軍五挍徵之,安帝永初四年夏,蝗,是時西羌寇亂,軍衆徵距,連十餘年,五年夏,九州蝗,六年三月,去年蝗處,復蝗子生,七年二月,郡國蝗,順帝永建五年,郡國十二蝗,是時鮮卑寇朔方,用衆徵之,永和七年,偃師蝗,去年冬,烏桓寇沙南,用衆徵之,桓帝永興元年七月,郡國三十二蝗,是時梁冀執政,無謀慮,苟貪作虐,二年六月,京都蝗,永壽三年六月,京都蝗,延喜元年五月,京都蝗,靈帝嘉平六年夏,七州蝗,鮮卑前後三十餘犯塞,是歲,獲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使匈奴中郎將威旻,討鮮卑,大司農給用不足,畝斂郡國,以給軍糧,三將無功,還者少半,光和元年,詔策問曰:連年蝗蟲至,貪苟之所致也,是時百官遷徙,皆私上種[續漢書五行志作禮。]西園,少帝興平元年,夏大蝗,是時天下大亂。


《論衡》曰:世稱南陽卓公爲緱氏令,蝗蟲不入界,蓋以賢明至誠,災蟲不入其縣。


《典論》曰:議郎馬融,以永興中,帝獵廣城,融從,是時北州遭水潦蝗蟲,融撰上林頌以諷。


《魏志》曰:黃[原訛廣,據馮校本改。]初三年七月,冀州大蝗,民飢,使尚書杜畿,持節,開倉廩以振之。


《吳書》曰:袁術在壽春,穀石百餘萬,載金錢之市求糴,市無米而棄錢去,百姓飢窮,以桑椹蝗蟲爲乾飯。


《廣州先賢傳》曰:黃豪,交趾人,除外黃令,豪均己節儉,粗衣蔬食,所得俸秩,悉賜貧民,一縣稱平,當時鄰縣蝗蟲爲災,而獨外黃無有,歲皆豐熟,民先流移者,悉歸附之。


《會稽典錄》曰:鄭弘爲鄹令,永平十五年,蝗發太山,郡國被害,過鄹不集,郡以狀上,詔書以爲不然,自朕治京師,尚不能攘蝗,鄹令何人,而令消弭,遣案驗之。


《陳留耆舊傳》曰:高慎,敦厚少華,子式,至孝,常盡力供養,永初中,蝝蝗爲災,獨不食式麥,圉令周強,以表州郡。


《益部耆舊傳》曰:任防,蜀郡成都人,父修,字伯慶,爲固始侯相,天下大蝗,獨不入界。


又傳曰:楊琳爲茂陵令,比縣連歲蝗災,曲折不入茂陵。


《先賢行狀》曰:公沙穆爲魯相,時有蝗災,穆躬露坐界上,蝗積疆畔,不爲害。


《晉令》曰:常以蝗向生時,各部吏案行境界,行其所由,勒生苗之內,皆令周遍。


《晉陽秋》曰:司冀青雍蝗,茅草皆盡,石勒與蝗競取民禾,百姓謂之胡蝗。


《搜神記》曰:何敞,吳郡人,少好道藝,隱居,重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慶洪,遣戶曹掾致謁,奉印綬,煩守無錫,敞不受,退嘆而言曰:郡界有災,安能得懷道,因跋涉之縣,駐明星屋中,蝗蝝消死,敞即遁去,後舉方正博士,皆不就,卒於家。


趙書曰:石勒十四年五月,飛蝗穿地而生,二十日,化如蠶,七八日作蟲,四日則飛,周遍河朔,百草無遺,唯不食三豆及麻。


涼記曰:涼王呂光麟嘉二年,以且渠羅仇爲西寧太守,往年蝗蟲所到之處,產子地中,是月盡生,或一頃二頃,覆地跳躍,宿昔變異,王乃躬臨撲蟲,幸揚川潒水北,大駕所到,蟲尋除盡,是以麥苗損耗無幾。


師覺授《孝子傳》曰:魏連,事父至孝,和帝時,拜昌邑令,百姓不忍欺,大蝗連熟。


【箋】何禎箋曰:凡言蝗生,此謂見其始生,知其處所,可得言,初上蝗事雲,縣及下部,各不旱見,至今生翅能飛,臣輒躬親撲滅。又云布在及下部各不旱見,至頃田中,往往十步五步一頭,按其言事,蝗之數枚數,可得而知也。


◇螟


《爾雅》曰:食苗心曰螟。


《說文》曰:螟蟲食穀心,吏冥冥犯法,即生螟。


《禮記》曰:仲春行夏令,則蟲螟爲害。


《左傳》曰:哀十二年螟,十三年螟。


《春秋□含孳》曰:螟應苛剋。


《呂氏春秋》曰:亂國之妖,有螟集其地,其音兇兇。


《漢書》曰:劉歆以爲,蝝蜫〈蟲不〉之有實,食穀爲災,黑眚也,董仲舒劉向以爲,蝝螟始生也,是時初稅畝,亂先王之制,故應是而蝝生,屬蠃蟲之孽。


《京房易傳》曰:嬖惡生孽,蟲食苗心。


《東觀漢記》曰:魯恭爲中牟令,時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察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治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三異也,具以狀白安。


◇蟊


《爾雅》曰:食苗根曰蟊。


《說文》曰:蟊,食苗根者也,吏抵冒取民財,則生蟊。


京房易妖佔曰:害忠孝,蟲食苗根。


《毛詩義疏》:蟊長而細,或說雲,蟊,螻蛄也,食苗根而爲人患。


◇賊


《爾雅》曰:食苗節曰賊。


《京房易傳》曰:王者與諸侯爭,蟲食苗節莖。


◇蜮


《洪範五行傳》曰:蜮,射人者也,生於南越地,南方謂之短狐者也,毛詩曰:爲鬼爲蜮,則不可得,其物不可見,蓋氣精也,南越夷狄淫佚處也,其蜮生水澤,地多婦人,其淫色爲主,故南越多蜮者,淫女惑亂之所生也,故聖人名之曰蜮,蜮者猶惑也。


【書】魏應璩與西陽令孔德琰書曰:嘉麥禎祥,惟日未久,不圖飛蝗,一旦至止,知恤蒸庶,念存良苗,親發赫斯,爰整其旅,鮐背之叟,皓首之釐,莫不負戈奔走於道路,旌表曜於白日,黿鼉震於雷動,以此掃敵,必將席捲,況於微蟲,能無驚駭,卓茂治密,恭在中牟,時雖有災,未若斯勤,亦猶子賤鳴琴,巫馬出入,勞逸有殊,立功惟一,重雲比興,不降靈雨,麗此二災,憂心忡惙,逐蝗之道,謹聞教矣,不審致禳,將以何物,文王修德,以厭地震,湯禱桑林,致克豐雨,宜脩善政,以慰民望。


藝文類聚-卷一百·災異部-相關圖片

藝文類聚 卷一百·災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