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同末異
成語拼音
- běn tóng mò yì
本同末異成語解釋
-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典故出處
- 魏·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世間萬物的發展常常看似相似,實則本同末異,就像兩顆種子,起初環境相同,最終卻長成截然不同的形態。
成語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兩個國家,分別是陳國和蔡國。陳國的國君陳桓公和蔡國的國君蔡桓侯,他們在各自的國家施行着不同的政策。
陳桓公重視農業發展,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使得陳國的農業十分繁榮,糧食產量大增,國家也日益富強。他還注重文化教育,設立學府,培養了許多有才華的人才。
而蔡桓侯則更傾向於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他積極與周邊國家進行貿易往來,促進了蔡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蔡國的工匠們也以精湛的技藝聞名於世。
雖然陳國和蔡國在發展策略上有所不同,但兩國都保持着相對的穩定和繁榮。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
有一年,兩國都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陳國因爲農業基礎紮實,雖然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依靠着儲備的糧食和有效的應對措施,很快就恢復了過來。而蔡國由於過度依賴商業和手工業,在災害面前顯得有些措手不及,經濟受到了較大的衝擊。
此時,一些蔡國的大臣開始對蔡桓侯的政策產生了質疑,他們認爲應該借鑑陳國的發展模式,加強農業的投入。而陳國內部也有一些聲音,覺得可以學習蔡國的商業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陳桓公和蔡桓侯決定進行一次會面,共同探討兩國的發展之路。在會面中,他們發現彼此的政策雖然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爲了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幸福。他們意識到,兩國其實是“本同末異”,本質上都是爲了國家的發展,只是在具體的方法和途徑上存在差異。
於是,陳桓公和蔡桓侯決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陳國開始加大對商業和手工業的扶持力度,而蔡國也積極推動農業的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兩國都取得了更加顯著的進步,人民的生活也更加富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看待事物時,不要只關注表面的差異,而要深入分析其本質。不同的方法和途徑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但只要目標是一致的,就可以相互借鑑、共同進步。就像陳國和蔡國一樣,雖然在發展策略上“本同末異”,但通過相互學習和合作,最終實現了共同的繁榮。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不斷完善自己,從而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
本同末異-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