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人耳目
成語拼音
- bì rén ěr mù
避人耳目成語解釋
- 指避免走漏消息。
典故出處
- 清·俞達《青樓夢》第二十八回我欲姐姐遷個住處,他日相迎,亦可以避人耳目。”
成語典故
- 以後切記在心,汝等亦不許向後花園閒玩,當避人耳目。★《駐春園小史》第四回
成語造句
- 他行事向來低調,總是想方設法不讓自己的計劃聲張出去,爲的就是避人耳目。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聰明機智的大臣名叫李明。當時,國家正面臨着一場嚴重的危機。
國王昏庸無道,聽信奸臣之言,弄得朝政混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決心要想辦法改變這一局面,拯救國家和人民。
爲了收集更多關於奸臣的罪證,李明開始祕密行動。他常常喬裝打扮,穿梭於市井之間,暗中調查奸臣的所作所爲。在這個過程中,他小心翼翼,儘量避開其他人的注意,以免打草驚蛇,讓奸臣有所警覺。
有一次,李明得知奸臣要在一處祕密地點商議陷害忠良之事。他提前到達那個地方,找了一個隱蔽的角落藏起來。當奸臣們出現時,他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發現。在奸臣們交談的過程中,他全神貫注地傾聽着,將他們的陰謀詭計一一記在心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李明終於收集到了足夠的證據。但是,他知道直接將證據呈給國王可能會有危險,因爲奸臣在國王身邊的勢力不容小覷,很可能會在中途將證據攔下或者對他進行報復。於是,李明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
他趁着夜色,將證據偷偷地放在了國王經常去的書房裏,並且用一些巧妙的方式引導國王去發現這些證據。當國王看到這些證據後,恍然大悟,明白了奸臣的真面目。
最終,國王在李明的協助下,成功地剷除了奸臣勢力,國家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和穩定。而李明在整個過程中,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謹慎,成功地避人耳目,完成了這個艱鉅的任務,成爲了國家和人民敬仰的英雄。
正如《孫子兵法》中所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李明正是運用了這種巧妙的策略,在不被敵人察覺的情況下,達成了自己的目標。他的故事也提醒着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學會靈活應對,善於隱藏自己的意圖和行動,避開他人的耳目,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避人耳目-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