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辕易辙
成语拼音
- gǎi yuán yì zhé
改辕易辙成语解释
- 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典故出处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探索成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多次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认识到之前的方法行不通,果断改辕易辙,找到了新的方向,取得了成功。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季札的人,他是吴国的公子,以贤能和远见卓识而闻名。
当时,吴国的局势较为复杂。吴王僚统治时期,季札多次提出一些有益的治国建议,但吴王僚并未完全采纳。后来,公子光心怀大志,想要夺取王位。季札看出了公子光的心思,然而他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不愿意卷入这场权力争斗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子光终于找到了机会,成功地刺杀吴王僚,自己登上了王位,成为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和扩张计划。他渴望吴国能够在诸侯中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季札对于阖闾的行为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阖闾的一些决策过于激进,可能会给吴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然而,季札也明白阖闾的决心和野心,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阖闾的想法。
在这种情况下,季札决定改辕易辙。他不再积极参与吴国的政治事务,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游历各国和传播文化上。他带着吴国的珍贵礼物和文化精华,走访了许多国家,与各国的君主和贤达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季札以他的品德和才华赢得了各国的尊重和赞誉。
季札的改辕易辙并非是逃避现实,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与阖闾正面冲突只会给自己和吴国带来更多的麻烦。通过选择不同的道路,季札不仅避免了与阖闾的矛盾激化,还为吴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与此同时,阖闾在国内积极推行改革,使吴国的国力逐渐增强。虽然季札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他的品德和智慧成为了吴国人民心中的榜样,激励着他们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多年后,季札回到吴国。阖闾对他依然敬重有加,并且听取了他的一些建议。吴国在阖闾和季札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
季札改辕易辙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局势和不可改变的现实时,我们要有勇气和智慧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时候,适时地改变方向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正如季札一样,他虽然没有在政治舞台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他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吴国和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改辕易辙-成语图片